病起二首(其二)

湖天淡荡雁参差,行乐支筇绕所居。

古壁苔荒鸣蟋蟀,水轩风冷谢芙蕖。

看云默诵空王偈,拂榻闲开孔圣书。

闭户无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湖面天空广阔,大雁飞翔参差不齐,我手持竹杖,漫步环绕住处游玩。
古老的墙壁上青苔斑驳,秋夜传来蟋蟀的鸣叫声,凉风吹过水阁,荷花已凋谢。
我静静地看着云彩,默默背诵着佛经,闲暇时打开孔子的著作。
关门独坐,无人陪伴,夜晚的草堂只有月光洒落,显得寂寥。

注释

湖天:湖面与天空。
淡荡:开阔而平静。
雁:大雁。
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
行乐:游玩。
支筇:手持竹杖。
绕所居:环绕住处。
古壁:古老的墙壁。
苔荒:长满青苔。
鸣蟋蟀:蟋蟀鸣叫。
水轩:水边的阁楼。
谢:凋谢。
芙蕖:荷花。
看云:观赏云彩。
空王偈:佛教中的空王经文。
孔圣书:孔子的著作。
闭户:关门。
寥索:寂寞孤独。
草堂:草屋。
照:照亮。
蟾蜍: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居所附近漫步的情景。首句"湖天淡荡雁参差"写出了湖面开阔,天空湛蓝,大雁成行的宁静画面,展现出秋日的清新。"行乐支筇绕所居"则体现了诗人拄杖而行,享受着这份闲适的乐趣。

接下来的两句"古壁苔荒鸣蟋蟀,水轩风冷谢芙蕖"进一步描绘环境,古老的墙壁上青苔斑驳,秋夜中传来蟋蟀的鸣叫声,凉风吹过,荷花已经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

"看云默诵空王偈,拂榻闲开孔圣书"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静观云卷云舒时默默诵读佛经,闲暇时又翻阅儒家经典,寻求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闭户无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揭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深夜晚静,只有月光洒在草堂,无人来访,只能自我安慰,显得寂寥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愈后的日常生活,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知识的追求。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病起二首(其一)

衡门牢落雨苔斑,病起深秋气象闲。

照水未能嗟白发,倚栏重得见青山。

风高砌木蝉犹噪,社近茆堂燕已还。

孤坐孤吟又终日,有谁来此问衰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杜牧集

谗佞当面唾,轻生不得殳。

去邪空有志,嫉恶奈无徒。

后世名垂远,当时道亦孤。

荒斋独怀感,残日照庭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读清塞集

立意造平淡,冥搜出常情。

何人知所得,后世谩传名。

云树饥猿断,冰潭片月倾。

如无子期听,绿绮为谁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读楞严经

案上楞严典,时看浣病愁。

阶闲移短影,窗冷值高秋。

眼病花无果,心狂照失头。

指空期识月,认指更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