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日才升却雾中,先生更去恐群空。
古谁云远今犹古,公亦安知世重公。
轩冕何缘关此老,江山所过总清风。
我行安用相逢得,不得趋隅又北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道逢王元龟阁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首句“秋日才升却雾中”,表达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太阳刚刚升起,还处在薄雾之中,这是时间的设定,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
接着,“先生更去恐群空”则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担忧。这里的“先生”指代友人,表达了对其尊重和亲密的情感。“更去”意味着再次离开,而“恐群空”则是担心他们之间的关系会因此变得空洞。
第三句“古谁云远今犹古,公亦安知世重公”,诗人引述古人的话,表达了对友谊长存的希望。这里用“古谁云”来强调传统观念,即朋友之间的情谊应当历久弥新,而“今犹古”则是说现在依然如此。后半句“公亦安知世重公”则是在问友人,你怎么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像我们这样珍贵的关系呢?
第四句“轩冕何缘关此老,江山所过总清风”,诗人自比为“此老”,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归属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轩冕”指的是车盖,这里代指官职。问“何缘”即是询问为何会有这样的关联,接着“江山所过总清风”则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清新的风。
最后两句“我行安用相逢得,不得趋隅又北东”,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和朋友顺利地再次相遇,不愿意在复杂的世俗纷争中奔波。“我行”即是我走的路,“安用相逢得”是说只要平安就好,能相见就是福气。末句“不得趋隅又北东”则是在表达不愿再次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无谓的奔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朋友情谊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托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开了元无雁,看来不是花。
若为黄更紫,乃借叶为葩。
藜苋真何择,鸡冠却较差。
未应犀菊辈,赤脚也容它。
行役忘衰暮,逢春感物华。
一来梅岭外,三见木绵花。
山鹿宁游市,江鸥本卧沙。
红尘无了日,白发未还家。
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
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
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
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
南国初凉日,东吴欲尽头。
露荷幽馥晓,云日澹光秋。
也爱西风爽,其如半老休。
蝉声与蛩响,计会两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