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

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

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

白发无再玄,盛衰兹可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秋风毫不留情地摧残万物,声音也变得刺耳。
尽管青翠的树林叶子还很茂盛,但即使美好也担心会凋零。
人们真心珍爱这景象,希望能与季节的变化相协调。
人的头发不会再变黑,生老病死的盛衰过程可以从此看出。

注释

秋风:形容秋天的寒风。
饶:宽容,此处指放过。
恶:恶劣,刺耳。
青林:青翠的树林。
尚:还。
恐:担心。
人意:人们的意愿或情感。
相若:相一致,相协调。
白发:指老年人的白发。
再玄:再次变为黑色(这里指恢复青春)。
盛衰:兴盛和衰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风》,通过对秋风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万物的变迁。"秋风不饶物,斗至声已恶",诗人以强烈的笔触描绘秋风的凌厉,即使初秋树叶依然繁茂,但秋风毫不留情,声音已显凄厉。"青林叶尚繁,虽好将恐落",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人意诚爱惜,节候肯相若",诗人借景生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希望时光能如人意般停留,然而自然法则不容违背,"白发无再玄,盛衰兹可度",人的青春不再,岁月的盛衰在此刻显得尤为明显。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秋风与落叶的对比,寄寓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阶段的沉思和对岁月无情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秋风篇

秋风白虎嘷,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齧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小儿莫畏声,破管偶值遭。

挂掇青红蕡,拆剖皱刺韬。

熟坠存虚房,瘦敛由失薅。

西吹几万里,乃起东海涛。

衡舂困龟鱼,白沫丘岳高。

原扬烂屋茅,岸裂枞船篙。贫门易?藉,远游难撑操。

驱云失巫宫,迸雨入楚壕。

搅空神兵发,穿窟乖龙逃。

唯恐五色石,女娲补不牢。

摆落缺西北,赤子何熬熬。

常娥近天箕,学簸不学溞。

欲使糠秕尽,撼死千岁桃。

王母不敢诉,倚日黄人豪。

自与穆天子,终朝醉酕醄。

后得汉武帝,述以再种劳。

因之来横汾,作辞心切忉。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秋夜同永叔看月

青天有右目,昏明不常开。

常时翳云气,古鉴生莓苔。

秋夜特清彻,乃顾渐西回。

灵兔不捣药,是夜无纤埃。

与君玩流景,置酒临层台。

单衣湿白露,鸣雁方南来。

以言欢未终,雁声一何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秋夜感怀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雨

雨后秋气早,凉归室庐清。

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

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