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共惜连城宝,翻为无当卮。
讵惭君子贵,深讶拙工隳。
泛蚁功全少,如虹色不移。
可怜珍砾石,何计辨糟醨。
江海诚难满,盘筵莫妄施。
纵乖斟酌意,犹得奉光仪。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物质宝贵事物的反思。开篇"共惜连城宝,翻为无当卮"两句,表达了对于珍贵之物毁坏变质的共同哀伤和无奈。在古代中国,“玉卮”是用来盛放祭祀时用的酒器,象征着尊贵和纯洁。诗人通过对“玉卮”的描写,揭示了事物的脆弱性,即便是最为珍贵之物,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再适用。
"讵惭君子贵,深讶拙工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曾经被高度评价和尊崇的人或物,现在却因技艺不精而遭受损毁的感慨。这里的“君子”指的是有才华、有品德之人,而“拙工”则是对比,意味着技术不熟练,造成了原本美好事物的破坏。
"泛蚁功全少,如虹色不移"中的“泛蚁”,意指微小的贡献或成就,"如虹色不移"则形容那些虽然微小但依旧坚守原色、未被玷污的事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那些即便在微不足道中也能保持纯净和坚持初衷事物的赞美。
至于"可怜珍砾石,何计辨糟醨",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原本价值连城却最终沦为平常器物的哀叹。"江海诚难满,盘筵莫妄施"两句,则表达了对那些无法填满广大如江海欲望,以及那些无谓的奢侈行为的批评。
最后,“纵乖斟酌意,犹得奉光仪”则是诗人在这种反思中所获得的一种超脱,即便是在错误和失误之中,也能找到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尊崇与维持。这里的“奉光仪”,意味着即使在不完美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一份对美好的敬畏和传承。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特别是那些曾被高度评价的事物的反思和哲学思考。
不详
玄律阴风劲,坚冰在玉壶。
暗中花更出,晓后色全无。
涸冱谁能伴,凄清讵可渝。
任圆空似璧,照物不成珠。
素质情方契,孤明道岂殊。
幽人若相比,还得咏生刍。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圣主祠名岳,高风发庆云。
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
气色含珠日,光明吐翠雰。
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群。
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
苍生忻有望,祥瑞在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