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似甘言受和,由礼学资忠。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法家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充满了对古人风范的向往与追求。
"皛皛金方色,迁移妙不穷。" 这两句表明了书法家的笔触坚定而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变化和艺术魅力。金光般的墨色展现了作品的高贵与庄重。
"轻衣尘迹化,净壁缋文通。" 这里诗人通过轻盈的衣袂和清洁的书墙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那些尘埃般的杂念在书写中得到了洗涤,而文字则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畅通。
"沙变蓝溪渍,冰渝墨沼空。" 这两句诗借用了山川和水景来形容笔触的变化万千,如同山石间奔腾不息的溪流,以及深邃如冰的墨色中蕴含着无限的艺术空间。
"似甘言受和, 由礼学资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书法之道的追求,正如同甘美的话语能令人心悦诚服一样,通过学习古代的礼仪与文化来积累自己的品德,以达到忠信于艺术的境界。
"皎洁形无定,玄黄用莫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追求纯净无暇的艺术境界,以及对书法在形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在这里,“玄黄”象征着五行之中的土,即自然与和谐,而“用莫同”则表明了每一件作品都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素心如可教,愿染古人风。" 最后两句诗流露出诗人的赤子之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古代书法大家风范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自己的内心纯净而可教育,从而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古人的艺术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笔墨技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个人理想。
不详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
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
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
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圣主祠名岳,高风发庆云。
金柯初缭绕,玉叶渐氛氲。
气色含珠日,光明吐翠雰。
依稀来鹤态,髣髴列仙群。
万树流光影,千潭写锦文。
苍生忻有望,祥瑞在吾君。
遐圻新破虏,名将旧登坛。
戎馘西南至,毡裘长幼观。
边疆氛已息,矛戟血犹残。
紫陌欢声动,丹墀喜气盘。
唐虞方德易,卫霍比功难。
共睹俘囚入,赓歌万国安。
地即尚书省,人惟鸳鹭行。
审时传玉漏,直夜递星郎。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自空来断续,随月散凄锵。
物静知声远,寒轻觉夜长。
听馀残月落,曙色满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