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老回无计,三峰去不成。
何言谢云鸟,此地识公卿。
梦愧将僧说,心嫌触类生。
南朝古山寺,曾忆共寻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藏于山林之中,难以找到隐士的境况。"五老回无计"与"三峰去不成"表达了寻访之艰难,五位仙翁或高人如同消逝在云雾之间,无从追寻。诗人提到"谢云鸟",这是对隐逸者的一种比喻,意味着他们与世隔绝,如同云间飞翔的鸟儿,不可捉摸。
"此地识公卿"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和其中的人物有所了解和认识。"梦愧将僧说"一句,可能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歉仄或自责之情,但具体内容已模糊不清,如同梦境般难以捉摸。
"心嫌触类生"则显示出诗人对世俗纷争和物欲横流的厌恶与疏离。最后两句"南朝古山寺,曾忆共寻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友人共同游历南朝古老寺庙的美好记忆。整首诗抒发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西望郑先生,焚修在杳冥。
几番松骨朽,未换鬓根青。
石阙凉调瑟,秋坛夜拜星。
俗人应抚掌,闲处诵黄庭。
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北来儒士说,许下有吟僧。
白日身长倚,清秋塔上层。
言虽依景得,理要入无徵。
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胜。
西峰残照东,瀑布洒冥鸿。
闲忆高窗外,秋晴万里空。
藤阴藏石磴,衣毳落杉风。
日有谁来觅,层层鸟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