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团聚思想仙岩诣就观瞻龛龛礼谒推砂扫窟之次忽睹南大像北边一所古窟摧残岁久毁坏年深去戊申岁末发其心愿至己酉岁中方乃修全以咨推砂扫窟崇饰功德所申意者先奉为龙天〔八〕部拥护河湟梵释四王安人静塞伏愿当今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钦八方慕化次为我府主令公长隆宝位命寿延年为绝塞之人王作苍生之父母荣同舜日化布尧时继叶临人承桃秉世观音院主道真等十人悟四大而无实睹丘井以悬腾虑□地以火风恐强象而煎逼道真等唯见牛车火宅空然劝时侣发无上之善心誓坚修于胜果今因作罢略述数行拙解铺舒用留于壁余才亏翰墨学寡三坟不但荒芜辄成短句

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唯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的一切终归虚无,为何不寻求摆脱烦恼
犯罪的人少有善行,因此众人常陷贫困
坚守修行是应尽职责,戒除奢侈并非另类
今生要勤奋修炼,死后才不会沉沦苦海
每日诵经坚定信念,弘扬佛法不易放弃
只对来访的信徒施以礼遇,这次巡访一层层进行

注释

四大:佛教中的四大皆空。
惣:通‘总’。
何个:为什么。
烦笼:烦恼的束缚。
造罪:犯错。
作福:行善。
长受穷:长期处于困苦。
坚修:坚定修行。
苦行:刻苦修行。
禁戒:戒律。
奢华:奢侈的生活。
冥路:来世。
苦海:苦难的境地。
持经:持守佛经。
发愿:坚定愿望。
弘道:弘扬佛法。
难逢:不容易遇到。
游礼者:来访的礼敬之人。
巡谒:巡访拜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真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修行体验。诗中,作者以人生四大皆空的佛教观念开篇,强调了摆脱烦恼、追求解脱的重要性。他指出世人造罪少而作福多者少,导致许多人陷入贫困,因此提倡坚苦修行和戒除奢华,以期在现世努力精进,避免来世苦海。

诗人表达了对仙岩观音院的崇敬与愿望,祈求龙天护佑、佛法兴盛,同时希望皇帝和地方官员能造福百姓,如同舜日般光照人间。他还提到自己与十位同伴因感悟佛教教义,发愿修持,以期达到无上善果。诗中充满了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和对佛法传播的期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信仰的执着。

收录诗词(6)

释道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岩豅寺

女娲补天天不疏,精卫填海海欲枯。

留馀乱石龙下蛰,结兹古洞神中刳。

三冬温温等毡帐,六月凛凛同冰壶。

致身岩壑真胜地,寓目尘寰皆畏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偈答百丈僧

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君今欲会通宗旨,后夜猿啼在乱峰。

形式: 偈颂

溅玉亭

我名溅玉亭,五字仍一扫。

苍崖立积铁,悬瀑翻轻缟。

霏霏冰奁倾,粲粲玉匣倒。

殷勤点翠竹,散漫沾芳草。

喧轰雷霆怒,澒洞金石考。

直疑青山严,顿失赵盾杲。

飞帘吹不断,接影照逾皓。

初非智巧成,端自神物造。

凭栏熟自听,归来想怀抱。

拂除朱丝弦,写之流水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