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松江菰叶正芳繁,张翰逢秋忆故园。
千里帆遮馆娃寺,一川风暖采香村。
潮声渐遇仙人宅,鹤市曾迷子夜魂。
我有五湖烟艇在,不堪残日动征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松江菰叶正芳繁"一句,便是以生机勃发的菰叶作为背景,点明时节和场景。紧接着"张翰逢秋忆故园",诗人借用唐代文学家张翰怀旧的事例,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故土的无限思念。
中间两句"千里帆遮馆娃寺,一川风暖采香村",通过对远处帆船和近在咫尺的温暖村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心中的故乡美好而又遥不可及。这里的"馆娃寺"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标,而"采香村"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虚构之地,增添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后两句"潮声渐遇仙人宅,鹤市曾迷子夜魂",诗人的思绪随着潮汐到达了传说中的仙人居所,而"鹤市"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使人联想到古代的故事和传说。这里的"迷"字用得妙,它既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末句"我有五湖烟艇在,不堪残日动征鞍",诗人提及自己拥有可以行驶于五湖之间的小船,但却无法忍受随着残阳西下的生活继续前进。这里的"不堪"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而"动征鞍"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旅途生活的一种准备,也暗示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无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白云溪北丛岩东,树石夜与潺湲通。
行人一宿翠微月,二十五弦声满风。
洞庭先生归路长,海云望极春茫茫。
别来几度向蓬岛,自傍瑶台折灵草。
年来独向此游频,谢氏青山与寺邻。
朱槛夜飞溪路雪,碧林晴隔马蹄尘。
波穿十里桥连寺,絮压千家柳送春。
斗鸡台边花照尘,炀帝陵下水含春。
青云回翅北归雁,白首哭途何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