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杂感诗(其八)

不省浮生大患身,谄求终日走红尘。

一朝死至名随没,满屋黄金属别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不懂得人生的真正忧虑,整日迎合他人在世间奔波。
一旦死亡来临,名声也随之消失,满屋金银却属于他人。

注释

不省:不懂得。
浮生:短暂的人生,指世俗生活。
大患身:重大的忧虑或困境。
谄求:阿谀奉承,讨好他人。
终日:整天。
走红尘:在人世间忙碌。
一朝:突然,有一天。
死至:死亡降临。
名随没:名声随之消失。
满屋:整个房屋。
黄金:财富,这里比喻金钱。
金属:此处指金银财物。
别人:他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湖西杂感诗(其八)》,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圆。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感慨。诗人以"不省浮生大患身"开篇,揭示了人们往往在忙碌的生活中忽视了生命的本质和真正的问题。"谄求终日走红尘"进一步描绘了世人为了追求名利而疲于奔命的状态,"红尘"一词常用来象征世俗的纷扰。

接着,诗人以"一朝死至名随没"点出死亡的无情,无论生前多么显赫,死后一切名声都将消失无踪。最后一句"满屋黄金属别人"则暗示了物质财富的空洞,即使拥有再多金银财宝,最终都是为他人所有,自己并不能带走分毫。

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珍惜生命,看淡名利,体现出佛教禅宗的超脱与智慧。

收录诗词(415)

释智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籍贯:,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976~1022

相关古诗词

湖西杂感诗(其十七)

阴阳家说惑常民,孝道从兹尽失伦。

庐墓三年谁肯也,竞谈冈势益生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湖西杂感诗(其六)

直木风摧秋败兰,闲观庭际可长叹。

屈原溺水伍员死,孤洁由来独立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湖西杂感诗(其十八)

福善祸淫言可信,吉凶由己语堪陈。

乖仁背义都无耻,只记临行拣日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湖西杂感诗(其九)

猛虎磨牙踞荫林,幽幽一路晚烟深。

行行君子休疑惧,此物由来食兽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