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庙

我来鸡笼下,十庙何苍凉。

周垣半倾覆,栋宇皆颓荒。

树木已无有,寂寞馀山冈。

功臣及卞刘,并作瓦砾场。

卫国有遗主,尚寓五显堂。

武惠仅一间,庙貌犹未亡。

蒋庙颇完具,欹侧惟两廊。

帝王殿已撤,主在门中央。

或闻道路言,欲改祀三皇。

真武并祠山,香火仍相当。

其南特焕然,汉末武安王。

云是督府修,中绝以堵墙。

陪京板荡馀,百司已更张。

神人悉异名,不改都城隍。

朔望及雩祈,顿首诚恐惶。

神奉太祖敕,得治诸东羌。

留此金字题,昭示同三光。

上天厌支德,神祗顾馨香。

上追洪武中,遣祀明纶将。

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

三灵俄乏主,一代沦彝章。

圜丘尚无依,百神焉得康。

骑士处高庙,陵阙来牛羊。

何时洗妖氛,逐去诸不祥。

无文秩新邑,人鬼咸迪尝。

复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跄。

此诗神听之,终古其母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十庙》,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古代庙宇衰败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庙宇祭祀活动的反思。

诗开篇“我来鸡笼下,十庙何苍凉”,点明地点与氛围,庙宇显得荒凉冷清。接着“周垣半倾覆,栋宇皆颓荒”描述庙宇建筑的破败,暗示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树木已无有,寂寞馀山冈”进一步渲染出庙宇周围环境的萧条与寂寥。

“功臣及卞刘,并作瓦砾场”一句,借古喻今,暗指历史人物的命运如同瓦砾,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卫国有遗主,尚寓五显堂”则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思考,即使庙宇荒废,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依然存在。

“武惠仅一间,庙貌犹未亡”强调了庙宇虽小,但其精神并未消逝。“蒋庙颇完具,欹侧惟两廊”描绘了部分庙宇虽残破,但仍保留着一定的完整度。“帝王殿已撤,主在门中央”反映了庙宇功能的变化,从供奉帝王到仅剩门神的转变。

“或闻道路言,欲改祀三皇”流露出对传统祭祀方式可能改变的担忧。“真武并祠山,香火仍相当”表明了作者对传统信仰的尊重。“其南特焕然,汉末武安王”提到了特定庙宇的保存情况,反映出历史的偶然性。

“云是督府修,中绝以堵墙”描述了庙宇修复与废弃的过程。“陪京板荡馀,百司已更张”反映了庙宇所在城市的政治变迁。“神人悉异名,不改都城隍”表达了对神祇名称变化的观察,但都城隍的位置未变,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

“朔望及雩祈,顿首诚恐惶”描绘了庙宇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虔诚。“神奉太祖敕,得治诸东羌”提到庙宇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留此金字题,昭示同三光”强调了庙宇中留存的历史印记。“上天厌支德,神祗顾馨香”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上追洪武中,遣祀明纶将”回顾了庙宇祭祀的历史渊源。“二百七十年,吉蠲存太常”指出庙宇祭祀的持续时间。“三灵俄乏主,一代沦彝章”感叹庙宇失去祭祀对象的悲哀。“圜丘尚无依,百神焉得康”表达了对庙宇失去依托的忧虑。

“骑士处高庙,陵阙来牛羊”描绘了庙宇周边的现实场景。“何时洗妖氛,逐去诸不祥”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担忧。“无文秩新邑,人鬼咸迪尝”反映了庙宇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复见十庙中,冠佩齐趋跄”预示了庙宇恢复繁荣的希望。

“此诗神听之,终古其母忘”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与期待,希望神灵能记住这段历史,让庙宇永远铭记。

整首诗通过描绘庙宇的兴衰变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多方面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思想家的独特视角。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金山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

形式: 古风

侨居神烈山下

典得山南半亩居,偶因行药到郊墟。

依稀玉座浮云里,落莫金茎淡日初。

塔葬属支城外土,营屯塞马?中庐。

犹馀伯玉当年事,每过陵宫一下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古隐士(其一)

幼安遭汉季,一身客辽东。

世乱多倾危,筑室深山中。

自非学者流,名字罕得通。

研心易六爻,不用希潜龙。

根矩好清评,行止乃未同。

形式: 古风

古隐士(其二)

尝闻庞德公,自守甘穷饿。

旦率妻子耕,不知州牧过。

关中傕泛攻,河上表吕破。

默默似无闻,但理芸锄课。

独识诸葛君,一言定王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