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七)

燕山雪花大如席,与儿洗面作光泽。

恍然天地半夜白,闺中祇是空相忆。

点注桃花舒小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欲问平安无使来,桃花依旧笑春风。

形式: 古风

翻译

燕山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我拿它们给孩子洗脸,增添光泽。
忽然间,半夜里天地一片洁白,闺中的我只能空自思念。
我用桃花轻轻擦拭孩子的脸颊,让她的脸庞如花般娇艳。
想询问平安,却没有使者前来,只有桃花在春风中独自微笑。

注释

燕山:古代山脉名,这里指北方的山。
雪花:冬季降下的白色结晶水。
闺中:古代女子居住的地方,指家中或内室。
桃花:春天开花的植物,象征美丽和爱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冬雪景与家园温馨的诗歌。诗人以燕山大雪作起点,通过“雪花大如席”这一生动形象,展现了雪的厚重和洁白。接着,“与儿洗面作光泽”则表达了在这寒冷季节中,与孩子一同沐浴于雪水之中,感受着清凉与纯净,仿佛能够洗去尘世的污浊,只留下天然的光泽。

“恍然天地半夜白”一句,通过对比夜晚与白昼的色彩差异,突出了雪后初明的奇妙景象。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融为一体,用“闺中祇是空相忆”表达了独处时对亲人的思念之深。

下片转折,“点注桃花舒小红”则是在雪后的严寒中,偶尔看到几朵桃花绽放,带着微小的红色,似乎在向诗人展示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这里的“与儿洗面作华容”延续了上片洗面的意象,将孩子和大自然紧密相连,展现了生活中的温馨与希望。

最后,“欲问平安无使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挂念,以及想要了解他们的平安情况,但又没有消息传来。结尾“桃花依旧笑春风”则是对生命力与自然美景的赞颂,尽管外界信息断绝,桃花依然在寒风中绽放,似乎在向诗人展示,即使是在最为严酷的季节里,也有着永不凋谢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雪、洗面与桃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国之思念,以及在严寒中寻找温暖与希望的深刻情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六)

此身饮罢无归处,心怀百忧复千虑。

天翻地覆谁得知,魏公垂泪嫁文姬。

天涯憔悴身,托命于新人。

念我出腹子,使我叹恨劳精神。

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母子分离兮意难任,死生不相知兮何处寻。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五)

当时悔来归又恨,洛阳宫殿焚烧尽。

纷纷黎庶逐黄巾,心折此时无一寸。

恸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

争持酒食来相馈,旧事无人可共论。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四)

鞠之育之不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

天寒日暮山谷里,肠断非关陇头水。

儿呼母兮啼失声,依然离别难为情。

洒血仰头兮诉苍苍,知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形式: 古风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