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学得屠龙长缩手,鍊成五色化苍烟。
谁言游刃有馀地,自信无功可补天。
啼鸟笑歌追暇日,饱牛耕凿望丰年。
荷锄端欲相随去,邂逅青云恐疾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寄上七兄》,通过对屠龙术和炼丹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首句“学得屠龙长缩手”暗指学习高深技艺却无处施展,而“鍊成五色化苍烟”则象征着修炼过程中的虚幻与空寂。接下来,“谁言游刃有馀地,自信无功可补天”揭示了诗人对于个人力量有限,无法改变天地自然的清醒认识。
“啼鸟笑歌追暇日,饱牛耕凿望丰年”通过鸟鸣欢歌和农夫期待丰收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欣赏和对人间烟火的热爱。最后两句“荷锄端欲相随去,邂逅青云恐疾颠”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浮沉的忧虑,担心一旦接近高位,可能会遭遇不测。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理趣和哲思。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舫斋闻有小溪山,便是壶公谪处天。
想听琐窗深夜雨,似看叶水上江船。
瞻相白马津亭路,寂寞双凫古县前。
舅氏知甥最疏懒,折腰尘土解哀怜。
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
老惜交情别,追随车马勤。
临朝思共理,治郡复斯文。
讼息常休吏,民贫更劝分。
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