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滑州舅氏

舫斋闻有小溪山,便是壶公谪处天。

想听琐窗深夜雨,似看叶水上江船。

瞻相白马津亭路,寂寞双凫古县前。

舅氏知甥最疏懒,折腰尘土解哀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舫斋中听说附近有座小溪山,仿佛是壶公被贬谪的地方,宛如仙境。
想象着深夜在琐窗边聆听雨声,如同看着江面上漂浮的叶舟。
遥望白马津亭的路途,那古县前只有孤独的两只野鸭,显得寂寥。
舅舅深知我懒散,但他即使身处尘世艰辛,仍能体谅我的惰性。

注释

舫斋:书房名。
小溪山:形容山水幽静。
壶公谪处:壶公被贬谪的地方,指隐居之处。
琐窗:雕花窗户。
叶水:比喻江面。
瞻相:远望。
白马津亭:地名,可能有白马渡口的亭子。
寂寞:寂静、冷清。
舅氏:舅舅。
甥:外甥。
疏懒:懒散、不勤快。
折腰:弯腰,这里指劳作。
哀怜:怜悯、同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寄滑州舅氏》。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画面,通过“舫斋闻有小溪山”展现出舅氏居所附近山水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意境。他想象夜晚在舅氏窗边聆听细雨声,如同看到江面上叶舟轻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诗意。

接着,诗人提及白马津亭和古县前的寂寞景色,暗示了舅氏所处之地的历史沧桑和孤独感。最后,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懒散的性格,但舅氏即使在忙碌的尘世中也能体谅并关心自己,流露出亲情间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特色,即在写景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寄蓝六在广陵

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其二)

老惜交情别,追随车马勤。

临朝思共理,治郡复斯文。

讼息常休吏,民贫更劝分。

西湖十顷月,自比汉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次韵崔伯易席上所赋因以赠行二首(其一)

迎新与送故,渠已不胜勤。

民卖腰间剑,公宽柱后文。

诸郎投赐沐,高会惜临分。

去国虽千里,分忧即近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和王定国

地远城东得得来,正如湖畔共衔杯。

眼中故旧青常在,鬓上光阴绿不回。

归去汴桥三鼓月,相思梁苑一枝梅。

我闲时欲寻君醉,为备芎醪更满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