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韩公吹奏着玉笛,潇洒地流淌出优美的乐音。
笛声随风飘过钟山,千山万谷回荡着龙吟般的旋律。
王子停止了吹奏凤管,师襄也收起他的瑶琴。
余音穿越江面而去,这美妙的旋律在天边何处能再寻觅?

注释

韩公: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此处代指吹笛之人。
倜傥:形容人的风度潇洒,不拘小节。
流英音:流淌出的优美乐音。
钟山:南京的名山,这里代指优美的自然环境。
万壑:千山万谷。
龙吟:形容笛声如龙鸣般雄壮。
王子:可能指的是古代贵族或有才华的人。
凤管:古代的一种竹制乐器。
师襄:古代音乐家,孔子的学生。
瑶琴:古代的美玉制成的琴。
馀韵:剩余的、持久的乐音。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指难以寻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金陵举行的雅集,诗人李白以精彩的笔触捕捉了现场的意境。开篇“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即设置了高雅脱俗的艺术氛围,“倜傥”一词形容声音之美好,不仅是耳目的一大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接下来的“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则将自然界与人为的声音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皆宜的画面。风吹过钟山,使得山谷间回荡着类似龙吟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宏大的境界。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一句,展示了场上其他乐器的演奏者也纷纷停止吹奏或轻抚弦索,以示对韩公笛声的敬意。这里不仅表现了乐曲的震撼力,更透露出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和尊重。

最后,“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则描写了音乐余韵随着江水流逝,而这种美好的声音似乎可以追寻至天涯。这里“天涯”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极限,更象征着心灵的彼岸和艺术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声音和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他对于美好事物无比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沈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形式: 古风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金陵新亭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形式: 古风

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沈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