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作试问堂前石五首(其五)

为问堂前石,屡逢堂上人。

远来嗟最久,独立与谁邻?

运载劳车马,摩挲识凤麟。

銮车书吉日,追琢到嶙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堂前之石为对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石头以情感和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诗中“屡逢堂上人”一句,描绘了石头在时间长河中的静默见证者角色,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来去,却始终保持着沉默与独立。这种对比,凸显了石头的坚韧与沉默之美。

“远来嗟最久,独立与谁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石头远离家乡,独自站立,似乎在寻找着某种陪伴或理解。这里的“嗟”字,表达了诗人对石头孤独状态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在世间所面临的普遍孤独感。

“运载劳车马,摩挲识凤麟。”这两句转而描述了石头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它见证了车马的繁忙与变迁,接触过传说中的凤凰与麒麟,象征着历史的丰富与深远。这里不仅赞美了石头的见证者身份,也暗含了对过往辉煌与荣耀的怀念。

最后,“銮车书吉日,追琢到嶙峋。”这两句将视角拉回当下,描述了人们在吉日里对石头进行雕刻的情景。这里的“追琢”既是对过去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同时,“嶙峋”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经过雕刻后的石头形态,既展现了技艺的精湛,也寓意着历经岁月磨砺后的坚韧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堂前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与力量,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代石答五首(其一)

幸自邻顽鄙,毋烦问岁年。

当寒金作砺,向煖玉生烟。

眉黛无归意,毛群有叱眠。

凉州三百斛,亦未酹觥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代石答五首(其二)

昔观一柱观,还度几重湖。

雪尽身还瘦,云生势不孤。

研穿邺台瓦,赋就草堂图。

芝阁玄云在,危踪敢藉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代石答五首(其三)

牛角何堪砺,蜗涎谩自缠。

沈冥辟邪古,羞涩望夫妍。

神物须清鉴,灵根属小年。

金舆曾共侍,千载忆甘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代石答五首(其四)

转徙宁论地,存留亦信天。

露盘危欲折,劫火不同然。

洛下残经断,岐阳数鼓全。

向无文字托,寂寞竟谁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