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

长老归缘起,桃花忆旧岩。

清晨云抱石,深夜月笼杉。

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

馀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翻译

年长者回想起缘分的起始,桃花盛开让人忆起往昔的山岩。
清晨时分云雾环绕着岩石,深夜里月光轻笼着杉树顶端。
法器由门下弟子恭敬捧持,斋饭的粮食被谷鸟口含传递。
余生愿望依偎于此修行之地,对于世间文字我欲保持沉默寡言。

注释

长老:年长的僧侣或德高望重的人。
归缘起:回忆起初次结缘的原因或情境。
桃花:此处指代美好的过去或某个特定的地方。
旧岩:昔日修行或居住过的山岩。
清晨:早晨的时候。
云抱石:云雾环绕、覆盖在石头上,形容景色幽美。
深夜:夜晚很晚的时候。
月笼杉:月光照耀包裹着杉树,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道具:这里特指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器具。
门人:门下弟子,徒弟。
捧:恭敬地手持。
斋粮:供斋用的粮食,修行人的食物。
谷鸟:可能指某种鸟类,此处象征自然和谐或传递之意。
衔:用嘴叼着。
馀生:剩余的寿命,此后的生涯。
愿依止:希望依附、依靠(指精神上的寄托或修行之处)。
文字欲三缄:欲言又止,希望对言语谨慎,不多言多语,'三缄'比喻极其谨慎少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所作,名为《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离别的依恋之情,以及对佛法修持生活的向往。

"长老归缘起,桃花忆旧岩" 表示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僧侣(长老)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那熟悉的桃花环绕的山岩的怀念。这里的“长老”指的是有道行、德高望重的僧侣,“归缘起”则是指他们回到自己的寺院或修行之地。诗人通过“桃花忆旧岩”,表达了对美好景象和友情的留恋。

"清晨云抱石,深夜月笼杉" 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白天的云彩轻柔地拥抱着岩石,夜晚的明月则如同笼子般围绕着杉树。这两句描写了僧侣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道具门人捧,斋粮谷鸟衔" 这里,“道具”指的是修行佛法所需的物品,“门人捧”则形象地描绘了僧侣们恭敬地持有这些物品。后半句“斋粮谷鸟衔”,意在表现寺院中的清贫自足,僧侣们甚至不劳动,而是依赖自然恩赐,如同谷中小鸟衔食一般,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馀生愿依止,文字欲三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们那种宁静、自在的生命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佛法修持的渴望。诗人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像他们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安心修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僧侣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佛法的深厚感情。

收录诗词(70)

严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字:正文
  • 籍贯:越州(今绍兴)
  • 生卒年:742—756

相关古诗词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户

如今相府用英髦,独往南州肯告劳。

冰水近开渔浦出,雪云初卷定山高。

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露涛。

使者应须访廉吏,府中惟有范功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薛尚书入蜀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

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

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薛居士和州读书

孤云独鹤共悠悠,万卷经书一叶舟。

楚地巢城民舍少,烟村社树鹭湖秋。

蒿莱织妾晨炊黍,隅落耕童夕放牛。

年少不应辞苦节,诸生若遇亦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夏日纳凉

山阴过野客,镜里接仙郎。

盥漱临寒水,褰闱入夏堂。

杉松交日影,枕簟上湖光。

衮衮承嘉话,清风纳晚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