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猿

见说三声巴峡深,此时行者尽沾襟。

端州江口连云处,始信哀猿伤客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听说巴峡的水声连三叹,此刻旅人无不泪湿衣襟。
在端州江边高入云的地方,我才真正相信哀猿的叫声能触动旅客的心灵。

注释

见说:听说。
巴峡:长江三峡之一,以水深闻名。
沾襟:泪水打湿衣襟,形容悲伤。
端州:古地名,今广东肇庆一带。
哀猿:悲哀的猿猴叫声,常用来象征哀愁或思乡之情。
伤客心:触动或引发旅人的悲伤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行者在巴峡深处听到猿啼声,触动了旅途中的孤寂与哀伤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见说三声巴峡深"一句,设定了整个情境,"三声"暗示着猿啼声的回荡与连续,也隐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悲凉。"此时行者尽沾襟"则是对听闻猿啼后所产生的情感反应,行者的衣襟被湿润,象征着内心的感动与湿润。

"端州江口连云处"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景色之美,同时也强化了情感体验的氛围。猿啼声在这片连天接地的云雾中回响,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

"始信哀猿伤客心"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这里,"哀猿"不仅是一种动物的啼声,而是行者情感的寄托,是对远方、自由乃至生命本质的无尽追求和深深同情。"伤客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孤独与失落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猿啼为媒介,展现了一种深邃而细腻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答章孝标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其一)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其二)

长安别日春风早,岭外今来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叶,不闻摇落更堪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

青莎满地无三径,白发缘头忝四人。

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

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惭未退身。

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沈醉洛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