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秀才

正是叹羁游,知音拜楚侯。

何须辞远道,自可乐扁舟。

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

谢家山水兴,终日待诗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正当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时,得知有一位知音在楚地为官。
何必担心路途遥远呢,自然可以享受乘一叶扁舟的乐趣。
靠岸停泊在江中的小洲上,雨丝绵绵,耳边传来猿猴的啼声,倍感秋意浓浓。
像谢灵运那样热爱山水的雅兴,整天都期待着吟诗作赋的时光。

注释

叹羁游:感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朋友。
拜楚侯:指去拜访或投靠楚地的官员。
辞远道:担心或避免长途跋涉。
自可:自然可以。
乐扁舟:享受乘坐小船的乐趣,这里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倚棹:依靠着船桨,这里指停泊。
江洲:江中的沙洲。
闻猿:听到猿猴的叫声。
岛岫秋:岛屿和山峰间的秋色,'岫'指山峰。
谢家:指东晋诗人谢灵运一族,以爱山水著称。
山水兴:对山水的热爱和雅兴。
诗流:诗人的流派或群体,这里指喜欢作诗的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境。"叹羁游,知音拜楚侯"表明诗人对自由逍遥的生活有着深切的感慨,并且找到知音,对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非物质上的奢望。在"何须辞远道"一句中,诗人表达了不需要过分解释和辩解,只需享受当下的宁静与自然。

"自可乐扁舟"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态,即在自己的小船上,就能找到快乐,而不依赖于外界。接着的"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描绘了一幅诗人靠在船头,看着江中的雨,听着远处山中猿啼声,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谢家山水兴,终日待诗流"则显示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有着浓厚的情感,并且期待着这种灵感能够源源不断地激发他的创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9)

栖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 籍贯:僧唐代

相关古诗词

送圆仁三藏归本国

家山临晚日,海路信归桡。

树灭浑无岸,风生只有潮。

岁穷程未尽,天末国仍遥。

已入闽王梦,香花境外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造微上人游五台及礼本师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

极目多来雁,孤城少故人。

与师虽别久,于法本相亲。

又对清凉月,中宵语宿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僧归旧山

谈空与破邪,献寿复荣家。

白日得何偈,青天落几花。

传灯皆有分,化俗独无涯。

却入中峰寺,还知有聚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赠李溟秀才

南居古庙深,高树宿山禽。

明月上清汉,骚人动楚吟。

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

孤悄欺何谢,云波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