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黄学士三首(其一)

丽正雠书久,兰台约史成。

迎亲就江水,厌直出承明。

世德无双誉,诗豪第一评。

风流今顿尽,响像忆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长期致力于校对典籍,兰台编纂的史书已完成。
在江边迎接亲人,厌倦了宫中的值班,离开承明殿。
家族声望无人能及,被誉为诗坛豪杰的第一人。
昔日的风流韵事已全部消散,只留下一生的记忆回响。

注释

丽正:丽正殿,古代皇家校书机构。
雠书:校对书籍。
兰台:古代官署名,负责图书编纂。
约史:编纂完成的史书。
迎亲:迎接亲人。
厌直:厌倦值班。
承明:宫殿名,代指宫廷。
世德:世代的美德。
无双誉:独一无二的好名声。
诗豪:诗坛豪杰。
第一评:第一的评价。
风流:风雅之事,指文人风采。
顿尽:全部消失。
响像:回忆的声音或形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吊黄学士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黄学士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怀念。诗中首先称赞黄学士在皇家图书馆丽正殿长期从事校书工作,显示出他的勤奋与专业;接着提到他在兰台整理史书的成就,体现了他的学术功底。诗人描述黄学士曾陪同迎接亲族的活动,以及他离开繁忙的朝廷事务,暗示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

"迎亲就江水,厌直出承明"这两句描绘了黄学士参与礼仪活动时的从容与雅致,以及他在承明殿处理政务后的解脱,展现了他生活的另一面。诗人高度评价黄学士的道德声望和社会赞誉,称他为“世德无双誉”,同时赞誉他的诗歌才华,冠以“诗豪第一评”的美誉。

最后两句,“风流今顿尽,响像忆平生”,表达了对黄学士风华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他一生事迹的追忆。诗人通过这首诗,不仅赞扬了黄学士的个人成就,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和人才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其二)

富贵声名岂足论,死生荣辱等埃尘。

青衫照日誇春榜,白首馀年哭故人。

盛德不忘存志刻,话言能记有朋亲。

吴江草木春风动,沥酒谁瞻垄树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其一)

场屋当年气最雄,交游樽酒弟兄同。

文章落笔传都下,议论生锋服座中。

自古圣贤谁不死,况君门户有清风。

凋零三十年朋旧,在者多为白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岁晚书事

一麾新命古三齐,白首沧洲愿已违。

轩冕从来为外物,山川信美独思归。

长天极目无飞鸟,积雪生光射落晖。

腊候已穷春欲动,劝耕犹得览郊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