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凡夫和著事,不免三界轮。
与说无生理,闭耳佯不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名为《诗偈(其五十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对佛法中“三界轮回”与“无生理”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首句“凡夫和著事,不免三界轮”,意指世间普通人往往沉迷于俗世之事,难以脱离生死轮回的束缚。这句话反映了佛教中对众生的慈悲与觉悟的呼唤,提示人们要有更高远的追求,不应只满足于现世的欲望和烦恼。
第二句“与说无生理,闭耳佯不闻”,则表现出一种拒绝或逃避的态度。这里的“无生理”指的是佛法中对生命真相的探讨,即万物皆空,无有常住。作者通过“闭耳佯不闻”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深奥道理的恐惧和逃避。这也反映出人类面对宇宙真理时的无知与恐慌。
整体来看,这段诗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通过对比凡人与佛理之间的差异,强调了追求精神觉醒的重要性。同时,它也流露出一种悲悯的情怀,对于那些沉迷世俗、不愿面对真相者的同情。
不详
故宅守真妻,不好求外色。
真妻生男女,长大同荣辱。
外色有男女,长成爱作贼。
有妻累我来,牵我入牢狱。
我亦早识渠,诱引入吾室。
内外总团圆,同餐一钵食。
食饱断虚妄,无相即无福。
若论真寂理,同归无所得。
壁画枉用色,不如脱空佛。
住法比无住,阴中对白日。
不信有无言,看取波罗蜜。
昔日在有时,常被有人欺。
一相生分别,见闻多是非。
已后入无时,又被无人欺。
一向看心坐,冥冥无所知。
有无俱是执,何处是无为?
有无同一体,诸相尽皆离。
心同虚空故,虚空是我师。
若论无相理,惟我父王知。
见时如不见,闻时如不闻。
喜时如不喜,瞋时如不瞋。
一切尽归如,自然无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