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剥后还教硕果存,阳和渐次满乾坤。
何曾老悖真堪啸,漫有□□到子孙。
这首诗描绘了木亭在经历一番剥落之后,依然保持着硕果的存在,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阳和渐次满乾坤"一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春暖花开来比喻事物逐渐复苏、繁荣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何曾老悖真堪啸"则表达了对那些看似老迈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精神的赞美,"漫有□□到子孙"可能是在感慨岁月流转,但这种精神却能传承给后代,如同种子播撒在子孙心中,生生不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传承的主题,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
不详
庭柏散疏雨,廧蒿弄柔姿。
美人隔窗户,遗我长相思。
相思空怅望,白日下青嶂。
妙曲虽不扬,无言怨牙旷。
卧琴双膝上,含情共不发。
美人隔秋山,不弹嗟远别。
秋山一万重,岂无云路通。
愿携金徽去,负重难相从。
魏人得宝玉,观者入五都。
置之夜庑下,光掩隋侯珠。
举家怪且怖,弃之远市墟。
若无邻人识,至宝空长吁。
西京有高士,出处何其贤。
东门二大夫,图史共流传。
归凤逝超忽,清风满寥天。
举首望不见,驻马空凄然。
至今双白璧,辉光照人间。
如何东门路,不见有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