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桥口

落照浸湖天,沙明月在船。

鸟栖临水树,人语隔林烟。

浮世止一宿,馀生能几年。

如何衰暮日,犹滞楚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江边景象。首句“落照浸湖天”,以“落照”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浸湖天”则形象地描绘出夕阳余晖与湖面交融的壮丽景色。次句“沙明月在船”,将视线从广阔的湖面转向船只,通过“沙明”和“月在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鸟栖临水树,人语隔林烟”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鸟儿归巢,人声在远处的树林中隐约可闻,动静结合,展现出夜晚江边的生机与宁静。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浮世止一宿,馀生能几年”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如何衰暮日,犹滞楚江边?”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年华老去、身不由己的无奈与哀愁,以及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7)

德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

发不如心白,形还似木枯。

众缘闲处尽,一念看来孤。

天已容疏拙,禅应离有无。

馀生当落日,步步是归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舟行

湘水通巴汉,孤帆入楚天。

片云低远树,晴日照斜川。

处世常如寄,浮生莫问年。

纵遵归去路,亦似渡头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丙申二月抵广州寓海珠寺

天涯历尽尚遐征,百粤风烟不计程。

涉险始知尘海阔,道穷转见死生轻。

暂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宝地行。

到岸舟航今已弃,上方钟鼓为谁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燕都慈寿寺别山长老

当年一钵久过从,长夜披衣听晓钟。

饭食每怀香积界,经行常忆妙高峰。

潜消瘴热心含雪,暗记流年手种松。

为扫莲花师子座,待馀重举绝言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