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词四首(其二)

越溪娇女浣轻纱,晓步平堤面面花。

何似晚来风景换,淤泥不染一些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清晨的溪边洗纱的少女,她缓缓行走在铺满花朵的堤岸上,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越溪娇女”这一形象,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晓步平堤面面花”一句,细腻地描绘了少女行走时与周围花朵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

后两句“何似晚来风景换,淤泥不染一些些”,则以对比的手法,将清晨的美景与想象中的傍晚景象进行对比,强调了清晨景色的独特与纯净。这里的“淤泥不染”不仅指自然界的淤泥,也暗喻了心灵的纯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纯洁品质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善的和谐统一,传递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11)

夏子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词四首(其三)

痴情又引兴添赊,暗为芳踪问水涯。

却笑风光殊不似,十分惆怅过西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感秋词四首(其四)

六郎不解惜年华,一晌贪将妩媚誇。

争奈秋风太狼藉,易吹幽艳落平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斋即事

鸦鹊噪新晴,南荣爽气生。

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

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

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还读图,寿周叔平先生时年六十

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

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

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

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

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

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

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

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

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

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

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

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

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

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

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

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

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

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

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

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

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