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净根元不竞芳菲,万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浑欲洗,无风清气自相吹。

制裳香冷微云护,倾盖盟深独月知。

却笑满城纷绣縠,濂溪此意更同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根茎洁净本不争艳丽,无数荷叶挺立在碧波中。
沾着露水的荷花仿佛要洗净肌体,无风时清雅香气自然飘散。
荷花制成的衣裳带着冷香,轻云似在默默守护,深深的情谊只有明月能理解。
看着满城繁华如锦绣的华丽衣物,濂溪先生的这种心境又有谁能真正懂得呢?

注释

净根:洁净的根茎。
元不竞:本来不争艳。
芳菲:花的香气。
万柄:无数的荷叶。
亭亭:挺立的样子。
碧漪:碧绿的波纹。
乘露:沾着露水。
醉肌:仿佛醉人的肌体。
浑欲洗:几乎想要洗净。
清气:清雅的香气。
自相吹:自然飘散。
制裳:制作衣服。
香冷:带着冷香。
微云:轻云。
护:守护。
倾盖:深深的友谊。
盟深:深厚的情谊。
满城:全城。
纷绣縠:繁华如锦绣的衣物。
濂溪:指周敦颐,号濂溪先生。
此意:这种心境。
更同谁:又有谁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名为《荷花》,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景熙。诗中描绘了荷花的独特韵味。"净根元不竞芳菲",写荷花根部洁净,不与世俗争艳,表现出其高洁的品质。"万柄亭亭出碧漪",形象地描绘了荷花挺立于水面的优美姿态和碧绿的池水。

"乘露醉肌浑欲洗",形容荷花在清晨露水中显得清新醉人,仿佛能洗涤人的肌肤。"无风清气自相吹",进一步赞美荷花的清香,即使无风,其清气也能自然飘散。

"制裳香冷微云护,倾盖盟深独月知",将荷花比作女子,其香气如轻云般环绕,只有月亮能理解其深深的盟誓。这里寓言荷花的孤独与高雅。

最后,诗人以"却笑满城纷绣縠,濂溪此意更同谁"作结,对比城市中繁华的锦绣,表达对荷花这种淡泊名利、超凡脱俗品格的赞赏,感叹能真正理解这种意境的人寥寥无几,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荷花的纯洁、清高和孤芳自赏的精神,体现了诗人林景熙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荷珠

霞衣葱佩来珊珊,水晶之宫绿玉盘。

谁与冯夷作戏剧,贝阙驱入神瓢翻。

又疑罢织蛟人泣,碧洼融作水银汁。

圆或为璧方为圭,寒光滉漾不可拾。

古来攲器戒覆倾,真宰之柄常恶盈。

季伦买笑轻百斛,金谷转首迷榛荆。

纷纷鱼目争贵惜,道眼独悬诸幻息。

须臾海霁山日高,绿云万柄净如拭。

形式: 古风

读文山集

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垂尽犹存杲卿舌。

膝不可下头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

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

形式: 古风

商妇吟

良人沧海上,孤帆渺何之。

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

长忆相送处,缺月随我归。

月缺有圆夜,人去无回期。

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

寒蛩苦相吊,青灯鉴孤帏。

妾身不出帏,妾梦万里驰。

形式: 古风

寄七山人

十年疏鬓为谁斑,天借儒冠日月閒。

攲枕寒生双瀑涧,开门春满七星山。

鹤归尚觉辽城是,鹃老空闻蜀道难。

欲觅九还凭寄语,青牛何日度函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