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溪清浅不容舟,但有常常绿水流。
莫道江湖风浪阔,此中涓滴是源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谷溪流图景。"石溪清浅不容舟",开篇便以此句界定了画面: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因其浅狭,不足以让船只通行。这是一个自然纯净,人迹罕至之地。
"但有常常绿水流",这里的"常常"二字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场景的恒久性。溪水不仅清澈,而且始终如一地在山谷间潺潺流淌,这是对宁静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
接着诗人转折写道:"莫道江湖风浪阔",这里"莫道"表达了一种叮咛之意,似乎是在告诫读者不要轻易谈论那些波涛汹涌的江湖。"风浪阔"则是对那些大江大湖特有的景象的描绘,"阔"字更添了一份广阔与壮观之感。
最后一句"此中涓滴是源头",诗人将视角拉回到那条清浅溪流上。"涓滴"形容小水流的细微声响,而"源头"则指溪流发源的地方。这句话强调了溪流的纯净和原始,它们来自于自然界最深处,未受人间污染。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静谧幽深的山谷溪流与辽阔汹涌的大江湖泊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纯净的赞赏和向往。在这简单却意蕴丰富的描绘中,读者仿佛能听见那溪水潺潺的流淌声,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一份宁静与安详。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少人行处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
直到全无马粪处,山僮竹帚扫松钗。
武林风物异他乡,三竺山行草亦香。
村落寻常绩麻处,隔帘时复见红妆。
三贤无像亦无堂,败柳犹垂赤土墙。
官卖神祠有前例,熙宁丞相起坊场。
湖边莫怪旧祠荒,士女何曾炷瓣香。
赖是人心犹未泯,深衣迎奉入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