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别友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

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

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愁苦情怀和独自旅行的无奈心境。开篇"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两句,通过对荒废古城清晨光影与秋草萋萋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调,诗人在这静谧的氛围中,与友人依依惜别。

接着"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表明了诗人面对离别后的孤独旅途,没有确定的目的地,也不愿意提及归期,这种情感上的飘零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哲理。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则更深入地表达了离别后内心的忧虑与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诗人在这漫长而又遥远的旅途中,不仅身体上感到疲惫,更有精神上的压抑和不舍。

最后两句"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以一种淡雅的笔触,描绘出归途中的诗人,行经一片迷雾般的水面,那些远处的树木在薄雾中显得有些模糊,这不仅是对景物的写照,更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也逐渐被淡忘和迷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因别离而生的孤独、忧愁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李仆射西园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

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

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

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

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