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箕山僧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闇掐念珠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高僧的生活状态。"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表明他长期居住在寂静的森林中,通过长时间的禁食和冥想,使得他的感官更加清净。"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则是对高僧生活环境的一种描绘,蒲团即禅师打坐时所用的垫子,这里用来接待来访的客人,而石头作为路面,显示出这条小径经常有人走动。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中的“似鹤”比喻高僧超凡脱俗,不为世俗所了解。而“因山强号名”则表明他虽然隐居山中,但他的盛名还是被人们传颂,可能是因为他的修行或德性。

最后两句"时闻衣袖里,闇掐念珠声"展示了高僧在冥想中的一个瞬间,他偶尔从衣服的皱褶中听到念珠的声音,这也许是在提醒自己保持清醒和专注,或是对内心祈祷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高僧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襄国别友

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

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

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和李仆射西园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

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

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

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

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形式: 排律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