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

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

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

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平地上有一股清澈的泉水,它位于伊水之南的古寺旁边。
泉水上涨,悠闲地环绕着房屋,又灌溉着田野。
我离开旧居已经多日,新邻居又能陪伴多少年。
探索幽深之处都是一绝,选择美景又是双重享受。
门静山色独特,园子深处竹影相连。
山路斜分,通向采药的小径,直通钓鱼的小船。
鸡犬或许还能认出我,云霞也仿佛因此而显得新鲜。
怀念之情不会太远,欣赏喜爱恐怕难以偏爱。
这个地方值得长久停留,游人早晚会口口相传。
每个人都应当珍视这里的恩赐,回归后恐怕再无此缘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即设定了一个自然、古朴的场景,其中“伊南古寺边”的“伊南”二字给人以遥远和古老之感,“清泉”则是这静谧环境中的一抹生动颜色。

接着“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水池不仅环绕着房屋,而且还流向田野,给予农作物生命之源,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则透露出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个地方或某段时光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选择上的独到眼光。“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则是对诗人所居之地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门静”与“园深”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中的“斜分”和“直过”形象生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细致体验。这些行为不仅是日常活动的记录,也反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最后,“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可能离别的担忧。这一部分情感流露,更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亲情等情感联系的珍视。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属和稳定生活环境的渴望。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和李仆射西园

遇午归闲处,西庭敞四檐。

高眠著琴枕,散帖检书签。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帘。

竹凉蝇少到,藤暗蝶争潜。

晓鹊频惊喜,疏蝉不许拈。

石苔生紫点,栏药吐红尖。

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所营尚胜地,虽俭复谁嫌。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和李仆射雨中寄卢严二给事

郊原飞雨至,城阙湿云埋。

迸点时穿牖,浮沤欲上阶。

偏滋解箨竹,并洒落花槐。

晚润生琴匣,新凉满药斋。

从容朝务退,放旷掖曹乖。

尽日无来客,闲吟感此怀。

形式: 排律 押[佳]韵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罔象得玄珠

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

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

暗中看夜色,尘外照晴田。

无胫真难掬,怀疑实易迁。

今朝搜择得,应免媚晴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