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三月清明后三日见叶丈于石林承命赋诗作古风一首

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

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

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

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

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

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

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

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

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

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东风的天气变化无常,一场雨后早晨就停了。
我舍弃舟船,愉快地慢慢行走,鸟鹊的叫声似乎在表达喜悦。
高峻的石林山谷,青翠中点缀着红花紫叶。
老者厌倦了世俗的调和,只在山水间寻找乐趣。
郑公以教化乡里闻名,邺侯则以收藏丰富图书而著称。
千年的文学源泉,一点一滴揭示了真理。
如月中的仙子般飘逸,如天下名士般佩戴珍珠。
时常伴随诗酒之乐,不辜负这湖光山色的美景。
明亮的眼睛映照着黑白相间的头发,长寿的眉宇由此显现。
怀念西湖的春天,故乡的荆棘丛生,令人迷茫。
看着您游玩,您的仪态使纷扰平息。
在风尘劳碌了三十年,我如同碌碌众生。
傍晚登上欣赏风景的厅堂,听到的是正直的言论。
遥望天池边的榆树和枋木,心中激昂,想要振翅飞翔。
计划归隐白云之间,怎敢与赤松子这样的仙人相比。
面对流水,整理思绪,洗涤耳朵,享受游赏。

注释

东风:春风。
阴晴: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乌鹊:鸟名,古人常用来象征吉祥。
岧峣:高峻的样子。
丘壑:山水、地形。
郑公:指历史上某位姓郑的有德之人。
图史:图书和史籍。
诣:达到,通向。
霞裾:像彩霞般的衣裙,形容仙女。
玉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仪仗。
謦欬:咳嗽声,此处比喻言论。
榆枋:树木名,象征简朴生活。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游观:游览观赏。
三沐:多次沐浴,表示清洗心灵。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韩元吉在清明后三日与叶丈游览石林的情景。首联"东风易阴晴,一雨晓便止",以自然景象开篇,暗示天气变化,清晨雨歇,为出游创造了宜人的条件。接着,"舍舟欣徐行,乌鹊声为喜",通过舟泊后步行和乌鹊的鸣叫,渲染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岧峣石林谷,苍翠间红紫",描绘了石林山谷的秀美,青翠之中点缀着红花紫草,色彩斑斓。"丈人厌调元,玩意丘壑里",赞美叶丈对山水的热爱,他厌倦世俗,沉浸于自然之乐。

"郑公化乡闾,邺侯盛图史",借典故赞美叶丈的文采和学识,如郑公治理地方,邺侯收藏丰富图书。"千载发词源,一点诣真理",进一步赞扬叶丈的文学造诣,他的诗文深得真谛。

"霞裾月中仙,珠履天下士",以神话般的形象赞美叶丈的风采,如同月中仙人,天下士人皆敬仰。"时从诗酒乐,不负湖山美",表达诗人与叶丈一同享受诗酒之乐,不虚此行。

"方瞳照玄发,眉寿端自此",祝愿叶丈长寿,眼神明亮,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缅怀西湖春,荆棘迷故里",转而回忆西湖美景,感叹家乡的变迁。

"两髦看公游,玉节旋屡弭",看到叶丈游玩,诗人感到纷扰之事暂且放下。"风尘三十载,碌碌类馀子",自谦自己三十年来忙于俗务,不如叶丈清闲。最后,诗人表达了晚年的愿望,"晚登载欣堂,謦欬闻正始",希望能在晚年登上载欣堂,聆听正直言论。

"榆枋望天池,奋迅思决起",寓言中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当谋白云居,敢援赤松比",渴望如赤松子般隐居山林。"临流整游观,三沐聊洗耳",以洗耳恭听的姿态,期待与叶丈共赏山水,洗涤心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赞美了友人的品格与才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永丰行

丹阳湖中好风色,晴日波光漾南北。

湖岸人家榆柳行,风飐低昂似迎客。

系船并岸聊一呼,老农指是官田圩。

长衫紫领数百辈,见我罗拜长嗟吁。

政和回头五十载,官长筑圩宛然在。

东西相望五百圩,有利由来得无害。

官圩民圩奚所拘,此地无田但有湖。

围湖作田事应尔,底用彻地还龟鱼。

民圩不坚自招水,水潦何常镇如此。

官圩六十里如城,削平为湖定何理。

请看今来禾上场,七百顷地云堆黄。

县官籴米三万斛,度僧给牒能商量。

我闻此语汗生面,千闻岂如目一见。

吾君神圣坐九重,轻易献言谁复辨。

却忆吴中初夏时,畚锸去决湖田围。

鸡惊上篱犬上屋,水至不得携妻儿。

无田赴水均一死,善政养民那得尔。

寄言父老且深耕,为汝驰书报天子。

形式: 古风

次韵赵文鼎雨中

老病幽栖不厌閒,未须消息梦长安。

一春意淡连墙竹,终日清香小槛兰。

红蕊便惊风里尽,青林犹惬雨中看。

故人诗卷从头读,似酌芳樽为解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列岫亭用范伯升韵

自我来南溪,池塘几春草。

结茅依云端,爱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罗列景逾好。

岂殊谢公窗,澄江更萦绕。

孤城千家邑,一目可尽了。

植葵思夏深,种菊待秋杪。

物华静中见,至理得深造。

东山与鲁郊,底用评大小。

平生丘壑心,计拙讵能巧。

亭皋远俗客,曳杖日频到。

箪瓢乐未改,在涧槃亦考。

况有吾人诗,飘然异郊岛。

形式: 古风

同尹少稷赋岩桂

江南秋尽犹无菊,只有幽香满岩谷。

纷纷千树散黄金,翠叶离披剪寒玉。

繁枝疑从缺月堕,嫩叶不受微风触。

芳枝冷淡谁与妍,雾雨阴晴自膏沐。

不妨松竹共行伍,要使芝兰尽臣仆。

小山有句嗟未尽,骚经已断谁能续。

每至凋零足惆怅,尚喜炉薰驻馀馥。

为君扫地斗量归,犹胜胡椒夸百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