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惠南禅师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戏赠惠南禅师》,以禅宗的意境为背景,表达了对禅师修行境界的赞赏和对其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首句“佛子禅心若苇林”,将禅师的心境比作静谧的苇林,形象地描绘出其内心的清净与深远。接着,“此门无古亦无今”强调禅宗超越时空的永恒性。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两句,通过柏树和风幡这两个禅宗常见的象征物,进一步展现禅师的悟性和仁爱之心。柏树坚韧不屈,风幡随风摇曳,寓意禅师在日常生活中坚守道义,顺应自然。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禅法普度众生,让万物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滋润,如同甘露润物,海潮音传扬至人间。

最后,“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描绘禅师静坐冥思的场景,无需多言,只需内心深处的领悟,就能洞察世间的苦难与轮回。"拨尽寒灰劫数深"暗示禅师已看破红尘,超脱生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禅师的修为,也传达了禅宗的智慧与宁静。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杂吟

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

鹦鹉花间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日绕,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元明韵寄子由

半世交亲随逝水,几人图画入凌烟?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铜章行问道,定知石友许忘年。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几复和答所寄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次韵几复答予所赠三物三首(其三)石刻

九原谁复起,糟魄未传心。

不取丁仪米,疑成校尉金。

名从高位借,德有下僚沈。

笔削多瑕点,犹希畏友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