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得(其四)》由元代诗人李道纯所作,充满了道家哲学的深邃与玄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旨在探讨宇宙自然的真理与内在修行的关系。
首句“打透都关锁”,形象地描绘了打破束缚、超越常规的境界,暗示着对传统观念和束缚的超越,追求自由与真理的过程。接下来,“天然会大同”则表达了万物归一、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体现了道家追求的宇宙和谐与内在统一的理念。
“龟毛元自绿,鹤顶本来红”两句,通过龟毛与鹤顶的颜色变化,隐喻了事物本质的不变与表象的多变,强调了内在真实与外在现象之间的关系。龟毛之绿与鹤顶之红,虽为常人眼中不合理的色彩变化,但在诗人的视角下,却揭示了自然规律与内在真理的奥秘。
“可道非常道,行功是外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真理的理解。这里的“非常道”并非指错误之道,而是指超越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真理,即无法言说的至高无上之道。而“行功是外功”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在于内心的修炼,更在于外在行为的实践,即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现内在的真理。
最后,“些儿真造化,恍惚窈冥中”则将读者引向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了在混沌与虚无之中,存在着真正的创造与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既不可见也不可闻,但却能影响和塑造整个宇宙,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宇宙生成与生命起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宇宙真理、内在修养与外在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和实践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