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荷花露出水面时,偶尔也会相离散。
从此无缘再相见,常常牵挂在心头。
残春时节难入梦,美好讯息又给谁。
寂寞空旷的秋堂下,独自吟诵小谢的诗篇。

注释

芙蓉:荷花。
出水:从水中露出。
偶尔:有时候。
分离:分开。
自此:从此以后。
无因:没有机会。
见:见面。
长教:常常使得。
挂所思:心中挂念。
残春:春天将尽的时候。
不入梦:难以进入梦境。
芳信:美好的消息或信息。
传谁:传递给谁。
寂寞:孤独,冷清。
秋堂:秋天的厅堂。
空吟:空自吟唱。
小谢:指南朝诗人谢朓,这里代指高雅的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的情感。诗人通过芙蓉出水时偶尔分离这一自然景象,隐喻了人间的别离和无常。"自此无因见"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现在却无法重逢,只能在心中挂念。

"残春不入梦"则是说诗人连在梦境中也难以触及已逝去的春天,表明对过往美好的渴望。"芳信欲传谁"一句更深化了这种无处安放的情感,诗人似乎想要传达某种信息或情感,但又不知该寄托给谁。

最后两句"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则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诗人在秋天的冷清中,站在空旷的厅堂之下,不禁吟诵起古代诗人谢灵运的诗篇,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寂寞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86)

王贞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字:有道(875—958)
  • 号:灵溪
  • 籍贯: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
  • 生卒年:895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妾薄命

薄命头欲白,频年嫁不成。

秦娥未十五,昨夜事公卿。

岂有机杼力,空传歌舞名。

妾专修妇德,媒氏却相轻。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江上吟晓

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

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

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

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芍药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商山

一宿白云根,时经采麝村。

数峰虽似蜀,当昼不闻猿。

马立溪沙浅,人争阁道喧。

明朝弃襦罢,步步入金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