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邓州席上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

英姿豪气,耆旧笑谈中。

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

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主公。

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

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在千年的南阳之地,刘郎的故乡,保留着古老的楚俗秦风。
他的英勇气质,在老一辈的闲聊中被传颂。
他佩戴着珍贵的饰品,从皇宫归来,赏玩许洲的花卉和潭边菊花,从容不迫。
在霜秋的清晨,他在日观台上感受凉意,望着远方,目送飞鸿。
他是主公,豪迈的天下士,一挥笔就是万言,一饮就是千杯。
他醉后高歌起舞,能唤醒沉睡的人才。
我则在世间漂泊,一生经历无数事,足迹遍布东西南北。
离开您时,我目光坚定如电,还记得那座名叫小安丰的地方。

注释

南阳:地名,古代郡县名。
刘郎:可能指历史人物,此处代指某位豪杰。
楚俗秦风:指楚地和秦国的风俗习惯。
霜秋:秋季,天气转凉。
人龙:比喻杰出的人才。
小安丰:可能是地名,具体出处需进一步考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王以宁所作,名为《满庭芳·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邓州席上的豪放情怀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千古南阳,刘郎乡国,依约楚俗秦风。" 这几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溯,展现了南阳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这里的“刘郎”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南阳是他曾经活动的地方。

"英姿豪气,耆旧笑谈中。" 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在与朋友聚会时那种豪迈不羁的气质和欢愉自得的情绪。

"珰佩来从帝所,许洲花、潭菊从容。" 这里通过描写珠光宝气的装饰和自然景色,展示了宴席上豪华而又从容不迫的氛围。

"霜秋晓,凉生日观,极目送飞鸿。" 秋天的清晨,诗人在凉爽中观赏长空,目送远去的大雁,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远行的向往。

"主公。天下士,挥毫万字,一饮千钟。醉高歌起舞,唤醒人龙。" 这部分强调了宴席上的宾主都是文武之才,他们或以笔墨挥洒,或豪饮作乐,甚至醉酒高声歌唱,舞动起来,如同惊醒沉睡的神龙一般,这些描写彰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自人间漫浪,平生事、南北西东。辞公去,寒眸激电,曾识小安丰。"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一生漂泊四方,对于朋友的离别感到惆怅,而“曾识小安丰”则可能是对某个旧友或往事的一种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宴席的情景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热爱生活和珍视朋友情谊的性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自由生涯的向往。

收录诗词(34)

王以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

  • 生卒年:约1090年--1146年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四)重午登霞楼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

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

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

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陶陶。

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

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

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薅。

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豪]韵

满庭芳(其一)

山耸方壶,潮通碧海,江东自昔名家。

玉真仙子,珰佩粲朝霞。

一种天香胜味,笑杨梅、不数枇杷。

难模写,牟尼妙质,光透紫丹砂。咨嗟。

如此辈,不知何为,留滞天涯。

料甘心远引,无意纷华。

一任姚黄魏紫,供吟赏、银烛笼纱。

南游士,日餐千颗,不愿九霞车。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麻]韵

满庭芳(其三)陈觉叟雪中见过

五十七年,侵寻老矣,小庵初筑林坰。

故人相过,喜雪舞祥霙。

遍野跳珠溅玉,纵儿童、收满金瓶。

明年待,洗光银海,袖手看升平。先生。

齐物久,蚁丘罢战,蜗角休征。

趁尊前身健,有酒须倾。

随分村歌社舞,何须问、武宿文星。

忘怀矣,未能忘酒,相与醉忘形。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蓦山溪(其二)游南山

雕弓绣帽。戏马秦淮道。

风入马蹄轻,曾踏遍、淮堤芳草。

飞英点点,春事已阑珊,风雨横,别离多,断送英雄老。

功名终在,休惜芳尊倒。

谈笑下燕云,看千里、风驱电扫。

男儿此事,莫待鬓丝棼,汉都护,万年觞,玉殿春风早。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