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倪云林画

云林先生老更迂,酒酣落笔元气俱。

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

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

参天古木蛟龙僵,赤叶已脱荆门霜。

北风萧萧白日暮,相偶应知不相附。

丹山之羽何时来,会待春色阴厓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倪云林画作中的自然景观与艺术风格。开篇“云林先生老更迂”,以“迂”字形容云林先生的个性或画风的独特,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追求。接着,“酒酣落笔元气俱”,描述云林先生在酒后的创作状态,笔下所出皆是元气充沛、充满生命力的作品。

“沧洲赤县随意扫,不学徐熙没骨图”两句,进一步阐述云林先生的绘画手法,他自由挥洒,不受传统束缚,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创新精神。其中,“沧洲赤县”可能象征着广阔的天地或内心世界的广阔,而“不学徐熙没骨图”则表明云林先生在绘画技法上独树一帜,不拘泥于前人之法。

接下来,“沉犀石带波涛润,石上烟梢势千仞”描绘了画面中石头与树木的生动形象,波涛般的纹理赋予石头以动态感,而高耸入云的烟梢则展现了树木的挺拔与生机。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林先生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现手法。

“参天古木蛟龙僵,赤叶已脱荆门霜”继续描绘画面中的自然景象,参天古木仿佛蛟龙般屹立,赤叶的脱落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荆门霜则是深秋或初冬的寒冷景象。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幅充满季节变换与生命轮回的壮丽画卷。

最后,“北风萧萧白日暮,相偶应知不相附”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孤独,北风的吹拂与白日的消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丹山之羽何时来,会待春色阴厓回”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期待着春天的到来,让阴暗的山谷重现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倪云林画作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云林先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造诣,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折杨柳曲

杨柳何青青,春风拂长路。

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

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

形式: 古风

题王叔明茅山图

一峰插天三万丈,众峰旁联不相让。

我行未尽天下奇,王宰写山工异状。

霭霭勾曲云,苍苍溧阳树。

天高去鸟没,日落行人度。

茅君已千年,浪忆烧丹处。

犹疑风雨夜,骑虎山头遇。

平生好山独未归,山中桃花如雨飞。

相从采术定何日,长向云间瞻翠微。

形式: 古风

秋夜长

夜长河漫漫,嫠妇叹且泣。

落月当窗悬,回风寻户入。

新愁不可道,古恨无时断。

吾将叫重华于江之南,苍梧山高湘水满。

耿耿不寐,起观东方。溥彼白露,降而为霜。

碧草无情,亦陨其芳。安得不老,既玄而苍。

周公待旦,思兼三王。伤哉何为,揽衣彷徨。

形式: 古风

远别离

君不见青天之月,三五缺,三五满。

惟有别离愁,千秋万古何时断。

忆昨郎远行,城南柳飞絮。

迢迢出居延,匹马随都护。

今年得郎书,犹在天山戍。

黄河入大荒,白草迷归路。

夏日青无光,胡风起朝暮。

不若路旁尘,随郎马蹄去。

妾居但守节,郎去当封侯。

昔为白门燕,双栖江上楼。

今作陇头水,呜咽东西流。

时凭万里梦,夜到西梁州。

三十六部犹未灭,良人那得朝金阙。

可怜池上紫鸳鸯,白头生死不相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