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秦国怀古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注释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残阳: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荒郊风光与怀古之情的画面。开篇“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两句,通过对荒凉乡野和蜿蜒流长的泾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游览时所产生的感慨与向往。这里的“魂”字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和对远古时代的渴望。

接着,“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两句,则转向了对农事的描绘。春天万物复苏,是农忙时节,牛马放牧、春草繁盛,原野上耕犁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偶尔可见到古碑的遗迹,这些都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无声诉说。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春日的云雾与尚未融化的积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苍茫山色的画面,而远处的村庄则被薄烟笼罩,阳光透过树梢洒落,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温馨又有些许哀愁。

最后,“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对于古代秦国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黄沙漫漫,行者脚步所至之处皆是历史的见证,而诗人不忍心回头望去,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思索那已经逝去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怀,以及对美好春光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53)

周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字:见素
  • 籍贯:福州长乐
  • 生卒年:?—878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馀芳待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深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哭李端

三年剪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沈。

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