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荒郊风光与怀古之情的画面。开篇“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两句,通过对荒凉乡野和蜿蜒流长的泾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游览时所产生的感慨与向往。这里的“魂”字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和对远古时代的渴望。
接着,“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两句,则转向了对农事的描绘。春天万物复苏,是农忙时节,牛马放牧、春草繁盛,原野上耕犁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偶尔可见到古碑的遗迹,这些都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无声诉说。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春日的云雾与尚未融化的积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苍茫山色的画面,而远处的村庄则被薄烟笼罩,阳光透过树梢洒落,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温馨又有些许哀愁。
最后,“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对于古代秦国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黄沙漫漫,行者脚步所至之处皆是历史的见证,而诗人不忍心回头望去,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思索那已经逝去的辉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古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切感怀,以及对美好春光的无限向往。
不详
一作太朴。【《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馀芳待使君。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
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
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
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三年剪拂感知音,哭向青山永夜心。
竹在晓烟孤凤去,剑荒秋水一龙沈。
新坟日落松声小,旧色春残草色深。
不及此时亲执绋,石门遥想泪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