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阿龟归华

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

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翻译

在草堂中我萌生了回归山林的念头,被缭绕的烟雾和藤萝所吸引。
即使身着黄色的低级官服,也无法抵挡这种归隐山林的愿望。

注释

草堂:指诗人居住的简朴草屋。
烟萝:形容山中的藤萝或雾气,象征隐居环境。
黄绶:古代低级官员的官带,象征官职。
不奈何:无法抗拒,表示决心。
汝:你,这里指代山中的事物。
华阳:道教名山,这里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药物:泛指草药,可能包括茯苓。
茯苓:一种寄生于松树下的菌类药材。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与怀念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草堂归意背烟萝”中的“草堂”,通常是隐士或文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所处的环境。"背烟萝"则象征着远离尘世,隐退山林,但依然心系外界。

次句“黄绶垂腰不奈何”中的“黄绶”通常是古时用以束腰之物,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垂腰"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低沉。

第三句“因汝华阳求药物”,通过寻找草药这一行为,反映出诗人对友人阿龟(可能是某种昵称或别名)的关心与挂念。"华阳"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许是朋友所在之处。

末句“碧松根下茯苓多”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碧松"形容松树的颜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茯苓"是一种草药,这里不仅是实写,也象征着对朋友健康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友情与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郑大台文南觐

黎辟滩声五月寒,南风无处附平安。

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臻师二首(其一)

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

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臻师二首(其二)

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钧天

上帝钧天会众灵,昔人因梦到青冥。

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