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
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
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与杨秀才话别》。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学业和武艺之间选择的困惑与无奈。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这两句引用历史上的两个典故。庾信(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写哀歌),仲宣(即西汉的司马相如,以其才情和悲凉著称)。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感到极度哀伤和内心的苦楚。
"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于学业与武艺之间选择的矛盾。学文赋指的是学习文学,弄干戈则是指练习武术。诗人觉得自己在这两个领域都无法取得成功。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这是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感慨。表达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困惑和选择总是存在的。
"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回归的情景。策蹇指的是马匹走路艰难,旧烟萝则是家乡的烟火。这里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外面的世界中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和安宁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哀伤情感的引用,以及个人学业与生活选择的矛盾,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离别和个人的生涯抉择所带来的深沉感慨。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
我性已甘披祖衲,君心犹待脱蓝袍。
霜髭晓几临铜镜,雪鬓寒疏落剃刀。
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
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
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
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
心魂役役不曾归,万象相牵向极微。
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
游深晚谷香充鼻,坐苦春松粉满衣。
何物不为狼籍境,桃花和雨更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