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紫薇树繁茂笔直,秋意深深无边际。
夜漏声滴滴答答,仙阁显得庄重宁静。
竹叶月光下泛着清凉,萱草露水洒在幽深的丛中。
大地清净,万物形态优美,夜晚闲暇,琴声思绪相通。
此时正值高雅音乐的时刻,心灵在空灵中凝聚。
有识之士接近权力核心,常常与沉默寡言者心境相同。

注释

蔼蔼:繁茂的样子。
紫薇:一种植物,秋季开花。
漏:古代计时器,漏壶。
肃穆:庄重而安静。
禁池:宫苑中的池塘。
竹月:竹林中的月光。
萱露:萱草上的露珠。
地清:环境清静。
琴思:弹琴时的思绪。
雅音:高雅的音乐。
虚抱:空灵的心境。
达人:有见识的人。
枢:关键,中枢。
隐默:沉默寡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品味琴声,抒发思绪。开篇“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勾勒出一种萧瑟而又深远的秋天景象,紫薇之直似喻秋气之浓烈。接下来的“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则营造了一种超脱凡尘、恍惚间的氛围,仙阁之漏和禁池之风都透露出一种神秘与孤寂。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自然景物:“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这里,竹影随着秋夜的明月摇曳,而萱草上的露珠在月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画面。紧接着“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致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夜深人静之际,心灵与琴声的对话。

在“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一句中,诗人借着琴声的情调,抒发内心的感慨。最后,“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理解自己情怀之人的渴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琴声的深情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沟通的意境。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罔象得玄珠

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

离娄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洁因成性,圆明不在泉。

暗中看夜色,尘外照晴田。

无胫真难掬,怀疑实易迁。

今朝搜择得,应免媚晴川。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雨中寄元宗简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省试行不由径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

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

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

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郑尚书出镇南海

远镇承新命,王程不假催。

班行争路送,恩赐并时来。

牙旆从城展,兵符到府开。

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画角天边月,寒关岭上梅。

共知公望重,多是隔年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