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

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

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南方的鸟儿在春天色彩鲜艳,阳光照进窗户欣赏它们美丽的羽毛。
一身华丽的羽毛无法用画笔描绘,万里江山中能见到这样的鸟儿实属罕见。
习惯了丝竹音乐,它独自起舞,刚登上楼台又仿佛想要独自飞翔。
刺桐花凋谢,芳草也停止了生长,南方的同伴们应该也在期盼它的回归。

注释

越鸟:指南方的鸟类。
青春:春天。
好颜色:鲜艳的颜色。
晴轩:明亮的窗户。
呫衣:鸟儿的羽毛。
金翠:形容鸟儿的华丽羽毛。
画不得:无法用画笔描绘。
万里山川:广阔的大地和江河。
来者稀:很少见。
丝竹:泛指乐器。
惯听:习惯于听。
独舞:独自起舞。
楼台:楼阁。
孤飞:独自飞翔。
刺桐花:一种开花植物。
谢:凋谢。
芳草:青草。
歇:停止生长。
南国:南方。
同巢:共同的巢穴。
应望归:期待着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孔雀为主角,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孔雀的独特之美。诗人运用"越鸟青春好颜色"一句,直接点明孔雀在青春时期的绝妙姿色,接着"晴轩入户看呫衣"则描绘了一幅和煦阳光透过窗棂,照耀着孔雀华丽羽毛的景象。

"一身金翠画不得"表达了孔雀之美非笔墨所能完全捕捉,而"万里山川来者稀"则强调了这种美在自然界中的罕见。下文"丝竹惯听时独舞"描绘出孔雀在习惯于音乐的环境中,随意展现其优雅舞姿的情景,而"楼台初上欲孤飞"则透露出孔雀即将离去,想要独立飞翔的渴望。

诗的最后两句"刺桐花谢芳草歇,南国同巢应望归"通过对比春天过后的枯萎与静谧的自然环境,表达了孔雀对于故土的怀念和回归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孔雀不仅外在美丽,更有着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目睹这只鸟儿的生动姿态及其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105)

李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 字:楚望
  • 籍贯:长安

相关古诗词

长安夜访澈上人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立秋后自京归家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伤贾岛无可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

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