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访澈上人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关西地区秋叶飘零夜晚霜降临,我独自寻找戴着乌帽的僧人于紫色楼阁间。
月光洒在高耸的松树上,先照亮了白鹤,寺庙里的沟水忽然结成了冰。
清晨的滴水声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秋天的薄雾从汉代陵墓升起。
听说天台山昔日的禅修之地,石屋中只有孤独的一盏佛灯还在闪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幽静图景。开篇"关西木落夜霜凝",以冰冷的霜雪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寂静的氛围。紧接着"乌帽闲寻紫阁僧",诗人穿戴着普通百姓的服饰,在深秋的夜晚去寻找寺庙中的和尚,流露出一种超然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在下一句"松迥月光先照鹤"中,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月光先照到鹤的身上的情景,描绘出夜色中的宁静与和谐。而接下来的"寺寒沟水忽生冰"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严寒。

接着"琤琤晓漏喧秦禁"一句,以清脆的钟声作为背景,勾勒出早晨宫禁的繁忙景象。随后的"漠漠秋烟起汉陵"则展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诗人听闻远方天台山的古老禅院中,只剩下一盏孤灯照亮着石室,这种情景不仅映射出物是人非的凄凉,也隐喻了心灵世界的寂寞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禅房僧人的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105)

李郢(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 字:楚望
  • 籍贯:长安

相关古诗词

立春一日江村偶兴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立秋后自京归家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伤贾岛无可

却到京师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

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发

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

孤灯怜宿处,斜月厌新装。

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

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