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梁晚望二首(其二)

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

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一夜的雨让秋日的江面更加宽广,极目远望,一片茫茫似乎与天相连。
不知道龙潜藏在什么地方,眼前却是鱼儿跳跃、蛙声鸣叫充满整个栏杆前。

注释

雨添:雨水增加。
秋涛:秋天的江水波浪。
阔:宽阔。
极目:尽目力远望。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接天:与天空相接。
不知:不知道。
龙物:这里指龙,可能象征大雨或神秘力量。
潜:隐藏。
何处:哪里。
鱼跃:鱼儿跳跃。
蛙鸣:青蛙鸣叫。
满槛前:充满整个栏杆前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雨之后的景象。开篇"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通过大自然的动态描写,传达出一种广阔无垠的境界。这里的“秋涛”指的是深秋时节的洪流,或许是由连绵不断的雨水汇聚而成,它在夜色中扩张开来,显得格外壮观。而“极目茫茫似接天”,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无限延伸之感,仿佛可以一直望到天际。

紧接着的两句"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则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生命力。诗人对“龙物”的位置表示不解,这里的“龙物”通常指的是水中神秘而强大的生物,如龙或大鱼,它们在这片广阔的水域中潜藏其身,使人难以捉摸。而“鱼跃蛙鸣满槛前”,则展示了水生动物活泼的生活状态,既有鱼儿跃出水面的生动场景,也有蛙声此起彼伏的和谐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秋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其中生命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然界在深秋时分的独特美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也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收录诗词(26)

子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相关古诗词

晚景

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

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悲长安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登楼

边邑鸿声一例秋,大波平日绕山流。

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蝉二首(其一)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