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
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静谧图景。起始两句“池荷衰飒菊芬芳,策杖吟诗上草堂”展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以草堂为背景,荷花凋零而菊花却仍旧芬芳,手持拐杖,悠然吟诗。这里 草堂是田园生活的象征,而池中的荷塘和菊花则传递出秋天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灵感和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满目暮云风卷尽,郡楼寒角数声长”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大自然的景象。暮云被秋风吹拂得一干二净,天空变得宽广而开阔。而远处的郡楼上传来了悠扬的钟声,这些声音在空旷的秋夜中显得特别清晰和悠长。
诗人的情感随着自然景物的描写渐渐升华,他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淡远,是一幅动人心魄的秋夕图画。
不详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何事天时祸未回,生灵愁悴苦寒灰。
岂知万顷繁华地,强半今为瓦砾堆。
边邑鸿声一例秋,大波平日绕山流。
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