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边邑鸿声一例秋,大波平日绕山流。

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边疆的鸿雁声伴随着一样的秋意,浩瀚的江水在平常日子里绕着山流动。
虽然朋友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共赏同一轮明月,整晚无语,我只是静静地倚靠着楼台。

注释

边邑:边疆地区。
鸿声:鸿雁的叫声,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一例:一样,同样。
秋:秋季,这里也寓含了萧瑟、思念的意味。
大波:广阔的水面,这里指江河。
平日:平常的日子。
绕山流:水流环绕着山体流淌。
故人:老朋友,旧友。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同明月:共享同一轮明月,比喻虽远隔但心有灵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边塞景象和诗人登楼所见。开头两句“边邑鸿声一例秋,大波平日绕山流”营造出一种边疆地区秋季的萧瑟氛围,鸿是大雁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边地传来的信息或警报;"大波"则形容江河水势汹涌,给人以动荡之感。紧接着,“故人千里同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借助明月来表达共同的记忆和情感。这一句也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最后一句“尽夕无言空倚楼”则展示了诗人独自登楼,直至黄昏,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倚靠在楼上,心中可能充满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或许是在思考着生活中的种种。这个画面给人一种孤寂和沉思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边塞秋夜的独特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26)

子兰(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出《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

相关古诗词

蝉二首(其一)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蝉二首(其二)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

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鹦鹉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

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风遰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

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