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浙东周判官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久历沙场、官居要职的老者形象。"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两句表明这位老者自年轻时便投身于国家的边疆之战,至今虽未显赫,但早已两鬓斑白,可见其忠诚与奉献。"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则描绘老者在军旅生涯中的英勇与使命感,每次征战都要准备好兵器,声音凄厉,而完成任务后便独自一人乘船返回,如同孤舟一般。

接下来的"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军旅的严峻气氛转向自然景象。蝉鸣声中透露着夏日的宁静,而老者在遥远的驿站旁,感受着残阳余晖的温暖;同时,鹭鸟在湖田间起舞,伴随着秋天微雨,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最后两句"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表明老者回到京城后,与高官共同参与宴席,又一次体现了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镜湖之上挂着一轮新月,映照在城楼之巅,是对这场宴会的美好写照,也是对老者生活最后时光的一种美好寓意。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涯的描绘,以及自然景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送顾非熊下第归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崔约下第归淮南觐省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回期须及来春事,莫便江边逐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崔拾遗赴阙

清貌淩寒玉,朝来拜拾遗。

行承天子诏,去感主人知。

剑佩分班日,风霜独立时。

名高住不得,非与九霄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淮阴丁明府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

遣吏回中路,停舟对远林。

岛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

暇日公门掩,唯应伴客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