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久历沙场、官居要职的老者形象。"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两句表明这位老者自年轻时便投身于国家的边疆之战,至今虽未显赫,但早已两鬓斑白,可见其忠诚与奉献。"来备戎装嘶数骑,去持丹诏入孤舟"则描绘老者在军旅生涯中的英勇与使命感,每次征战都要准备好兵器,声音凄厉,而完成任务后便独自一人乘船返回,如同孤舟一般。
接下来的"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军旅的严峻气氛转向自然景象。蝉鸣声中透露着夏日的宁静,而老者在遥远的驿站旁,感受着残阳余晖的温暖;同时,鹭鸟在湖田间起舞,伴随着秋天微雨,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
最后两句"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表明老者回到京城后,与高官共同参与宴席,又一次体现了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镜湖之上挂着一轮新月,映照在城楼之巅,是对这场宴会的美好写照,也是对老者生活最后时光的一种美好寓意。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涯的描绘,以及自然景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