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雨(其六)

晚来小雨鸣檐角。又还烟障云幕。

四明窗透荡,渐夜永、綀衫轻薄。

候虫但要吟教老,不管人、老欠欢乐。

闲看烛花烬落。浮世事、转头成昨。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静夜的画面,诗人在细微的雨声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诗中的"晚来小雨鸣檐角"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氛围,小雨敲打屋檐的声音似乎是夜空中唯一的动静。

接下来的"又还烟障云幕",则让人感觉到视线被模糊,可能是因为细雨带来了淡淡的雾气,或许是心境上的迷茫和不清。诗中的"四明窗透荡",透露出一种空旷与寂寞,仿佛时间在这宁静中缓缓流淌。

夜渐深,"绵衫轻薄"则勾勒出一个对温暖的渴望,或许是在这秋夜里感到一丝凉意,也或许是对人生温情的向往。"候虫但要吟教老,不管人、老欠欢乐",诗人的心境似乎有些感慨,面对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他反思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都是过眼云烟。

最后两句"闲看烛花烬落。浮世事、转头成昨"则是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的一个无奈感受。烛光闪烁之间,便如同人生的瞬息万变,转过身来,往昔的美好便已成为记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邃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秋夜雨(其三)再和

单于系颈须长索。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秋夜雨.依韵戏赋傀儡

腰棚傀儡曾悬索。粗瞒凭一层幕。

施呈精妙处,解幻出、蛟龙头角。

谁知鲍老从旁笑,更郭郎、摇手消薄。歧路难准托。

田稻熟、只宜村落。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秋夜雨(其一)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不嫌天上云遮月。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悟话头莫说。且唱饮、刘郎一阕。

形式: 词牌: 秋夜雨

秋夜雨(其四)己未八月二日新桃源和韵

吴翁里第还巾角。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醨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濩落。更莫问、是非今昨。

形式: 词牌: 秋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