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大道启元命,时人居太康。

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鼓鼙迎爽气,羽籥映新阳。

太守即悬圃,淮夷成葆疆。

小臣惭下位,拜手颂灵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大道初始,万物生长,人们生活在太平盛世。
朝廷散发恩泽,普照四方国家。
端午节到来,开始举行庆祝活动,如同踏过初霜。
战鼓迎接清新的气息,音乐与阳光相互辉映。
太守治理如神仙居所,边疆安定如玉带围绕。
我这小臣地位卑微,恭敬礼拜,歌颂永恒的神灵。

注释

大道:指自然法则或社会大道。
启元:开始,创始。
太康:古代的盛世,比喻盛世。
玄泽:深沉而广大的恩惠。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屈原。
履霜:比喻经历困难或早做准备。
鼓鼙:战鼓,象征军事行动。
爽气:清爽的气息,象征清新气象。
悬圃:神话中的仙人住所,比喻高位者的居所。
葆疆:守护边境,保持安宁。
灵长:指神圣或长寿的神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与赞美。首句“大道启元命”指的是遵循自然之道,顺应天命的生活方式,这是儒家思想中常见的主题。“时人居太康”则表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之中。

接下来的“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描述了中央政府(中朝)施行恩泽,如同神秘的泉水般滋润着每个角落,同时又有天赐之光普照大地。“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则是说在一个清明的命令下达之后,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节奏,就像夏至后开始踏上秋天的寒霜。

“鼓鼙迎爽气,羽籥映新阳”描绘了一幅欢快的景象,人们敲打着鼓乐,迎接清爽之气,同时用羽扇遮挡住强烈的阳光。“太守即悬圃,淮夷成葆疆”则表明地方官吏(太守)已经修筑了田野防护,而远方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成为了一片繁荣的边疆。

最后,“小臣惭下位,拜手颂灵长”显示了诗人作为一名低级官员,对自己的地位感到谦卑,同时向上天祈求健康和长寿。这不仅是对君王的敬仰,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生活、尊崇自然与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美化现实,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赞誉,以及个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

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

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

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

西林有明月,夜久空微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太学贻张筠

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

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

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

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

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

空此远相望,劳歌还自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仲夏入园中东陂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

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

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

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

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

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

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华阳作贻祖三咏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