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贻裴十二迪

落叶满山砌,苍烟埋竹扉。

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

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

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

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

西林有明月,夜久空微微。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满山落叶堆积,竹门被苍茫烟雾掩埋。
思念远方的高洁之士,书剑相伴始终不离。
在这偏远之地独眠,琴声的话语已与现实相悖。
如今距离衡阳万里之遥,南飞的大雁将要飞向何处?
走出小径,珍惜松树的引导,进入舟中,怜爱垂钓的礁石。
西边的树林中有明亮的月光,夜晚漫长,只有微弱的光芒照耀。

注释

落叶:飘落的树叶。
满:充满。
砌:堆积。
苍烟:苍茫的烟雾。
埋:遮盖。
竹扉:竹制门扉。
青冥士:高洁的隐士。
书剑:书籍和剑,象征学识和武艺。
相依:相伴。
霜卧:在霜中躺卧。
眇兹地:偏远之地。
纷已违:纷乱不一致。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
万里:极远的距离。
南雁:南飞的大雁。
出径:走出小径。
松引:松树引导。
入舟:进入舟中。
怜:怜惜。
钓矶:垂钓的礁石。
西林:西边的树林。
明月:明亮的月亮。
空微微:微弱地照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山中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和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诗人以落叶满山、苍烟笼竹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萧瑟孤寂的秋天山居图景,同时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远怀青冥士,书剑常相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精神上的寄托。"霜卧眇兹地,琴言纷已违"则表现出诗人在寂静的山中,对于音乐或文学艺术的追怀与不舍。

"衡阳今万里,南雁将何归"一句,通过对远方的眺望和大雁南飞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归宿和方向的迷茫与思考。"出径惜松引,入舟怜钓矶"则是诗人在山中行走时,对自然景物的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西林有明月,夜久空微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夜晚场景,月光下的西林显得格外清晰,而时间的流逝则是无声无息的。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也反映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225)

储光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 籍贯:润州延陵
  • 生卒年:约706—763

相关古诗词

太学贻张筠

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

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

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

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

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

空此远相望,劳歌还自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仲夏入园中东陂

方塘深且广,伊昔俯吾庐。

环岸垂绿柳,盈泽发红蕖。

上延北原秀,下属幽人居。

暑雨若混沌,清明如空虚。

此乡多隐逸,水陆见樵渔。

废赏亦何贵,为欢良易摅。

且言重观国,当此赋归欤。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华阳作贻祖三咏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

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

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

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

悽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

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

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

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公府传休沐,私庭效陆沈。

方知从大隐,非复在幽林。

阙下忠贞志,人间孝友心。

既将冠盖雅,仍与薜萝深。

寒变中园柳,春归上苑禽。

池涵青草色,山带白云阴。

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一经当自足,何用遗黄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