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
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家乡、旅途中的孤独与哀伤之情。"不觉离家已五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故土的深切思念,数字"五千"象征着距离的极度遥远和心灵上的沉重负担。"仍将衰病入泷船"则透露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依然坚持踏上旅程,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接着,"潮阳未到吾能说"表现了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地方已经有所预言或期待,而这种自信又带有一丝神秘感。最后两句"海气昏昏水拍天"则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海风与波涛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家乡的怀念、个人坚持旅途的决心以及对未知未来环境的预测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
往来三伏里,试酌一泓清。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问茅屋祭昭王。
红旗照海压南荒,徵入中台作侍郎。
暂从相公平小寇,便归天阙致时康。
万里休言道路赊,有谁教汝度流沙。
只今中国方多事,不用无端更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