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朴山人归新罗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

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无边无际的广阔中航行,扬起帆只相信顺风的引领。
穿越半片海洋,云雾缭绕的山峦,家乡的树木似乎也进入了船舱之中。
波涛平静后,遥远的天际显现,沙洲平整直至远方的岸边消失。
这离别的心情寄托在哪里?目光尽头,只有朝霞映照的东方。

注释

浩渺:形容水面辽阔无边。
行无极:航行没有尽头。
扬帆:升起船帆。
但信风:只依赖自然的风力前行。
云山:云雾笼罩的山峰。
过海半:越过半个海洋。
乡树:故乡的树木。
入舟中:仿佛出现在船中,比喻思乡之情。
波定:波浪平静下来。
遥天出:遥远的天空显现出来。
沙平:沙滩平整。
远岸穷:远方的岸边消失不见。
离心:离别的心情。
寄何处:寄托在哪里。
目断:目光所及的极限。
曙霞东:朝霞映照的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上行舟图景,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送别之情。开篇“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两句,用豪迈的笔触勾勒出一副大海、大风、远航的壮观场景,其中“浩渺”二字传达了广阔无垠的海洋,“无极”则形容航行的无边无际,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由飞翔的向往。

接着“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两句,以精致的画面细节,描绘了船只经过的景象。云、山、海相互辉映,乡村的树木似乎也被纳入到行者的视野之中,这种夹带着乡愁的景色,更深化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波澜不惊、海天一色的宁静画面。“波定”意味着波涛平息,“遥天出”则是海天相接的壮丽景象,显示了诗人对于那边境界的向往和对远人的祝愿。

最后,“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两句,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面对即将消逝在视线之外的亲人或朋友,诗人的心随着他们远去而飘泊无依,只能通过目光追随那逐渐模糊的曙霞,寄托自己的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和深情的内涵,展现了一种超越空间距离的情感联结。

收录诗词(174)

马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字:虞臣
  • 籍贯: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
  • 生卒年:799—869

相关古诗词

送杜秀才东游

羁游年复长,去日值秋残。

草出函关白,云藏野渡寒。

鸿多霜雪重,山广道途难。

心事何人识,斗牛应数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狄参军赴杭州

新官非次受,圣主宠前勋。

关雪发车晚,风涛挂席闻。

海门山叠翠,湖岸郡藏云。

执简从公后,髯参岂胜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国子韦丞

临水独相送,归期千里间。

云回逢过雨,路转入连山。

一骑行芳草,新蝉发故关。

遥聆茂陵下,夜启竹扉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宗密上人

门前九陌尘,石上定中身。

近放辽天鹤,曾为南岳人。

腊高松叶换,雪尽茗芽新。

一自传香后,名山愿卜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