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自咏(其一)

性静无一物,心生有万端。

曾将魂魄鍊,不被鬼神瞒。

纵步地虽窄,仰头天自宽。

裁诗偏得偶,遇卦只成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心境宁静空无一物,内心深处思绪万千。
我曾修炼灵魂,不受鬼神欺骗。
即使脚步之地狭窄,抬头看天却觉得无比宽广。
写诗总能偶得佳句,卜卦却总是单数的结果。

注释

性静:心境宁静。
无一物:空无一物。
心生:内心深处。
万端:思绪万千。
曾:曾经。
魂魄:灵魂。
鍊:修炼。
瞒:欺骗。
纵步:即使脚步。
地虽窄:之地狭窄。
仰头:抬头看。
天自宽:天却觉得宽广。
裁诗:写诗。
偏得偶:偶得佳句。
遇卦:卜卦。
成单:总是单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莘的作品,名为《方壶自咏(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心境和写作态度。

"性静无一物,心生有万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一方面,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无为,但另一方面,他的心思却丰富多彩,充满了各种想法和情感。

"曾将魂魄鍊,不被鬼神瞒。"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他通过锤炼自己的精神,达到超脱世俗、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纵步地虽窄,仰头天自宽。" 即使身处狭窄之地,只要仰望天空,就能感受到心灵的开阔和自由。

最后两句 "裁诗偏得偶,遇卦只成单。" 描述了诗人在创作时的随性与自然。他的诗作往往是偶然间完成,而非刻意为之,这种写作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和自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展现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自我修炼与文学创作的自由飞扬。

收录诗词(289)

汪莘(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 字:叔耕
  • 号:柳塘
  • 籍贯:休宁(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55~1227

相关古诗词

方壶自咏(其十一)

直写胸中事,谁拈纸上尘。

兴来那暇懒,得处不容廑。

行有鬼神觑,诗防天地嗔。

欧苏寻后辈,郊岛是前身。

形式: 五言律诗

玉堂中赓任宫讲希夷惠诗韵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馀芳。

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

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

山人初向山中出,还欲归来水一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访杨湖州(其一)

一道西江隔水云,夜瞻牛斗共天文。

圣之清必先夫子,仁者勇须今使君。

天下山川居一半,湖州风月占三分。

锦囊幸许传抄去,预取兰香手自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寿何尚书

雪艇风帆去玉京,故家猿鹤相欢迎。

九天气母壶中足,十月婴儿顶上行。

曾问何修能至此,但云无欲自然成。

夜来梦向山庄立,一炷清香彻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